劉開志代表:
??? 您提出的《關于優化調整醫保政策、提升醫療保障水平的建議》(第413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城鄉居民參保繳費標準”的建議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實行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相結合的籌資模式,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原則,實行定額籌資、逐年動態調整方式,每年由國家統一確定個人最低繳費標準和財政補助標準。在推進過程中,各級政府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水平,動態調整籌資標準,不斷優化籌資結構。近年來,國家實施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等額增長的辦法,2022年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610元,個人繳費標準提高到350元,籌資標準合計達到每人960元,財政補助占年度籌資的64%左右,個人繳費占36%左右。同時,各級政府高度關注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困難群體,對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困難群眾,實施醫療救助資助其參加居民醫保,確保困難群眾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
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籌資水平的動態增加,是確保參保人待遇支出的客觀需要,也是鞏固提高醫療待遇保障水平的基礎條件。隨著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籌資標準的增加,醫保支付范圍也逐年擴大,更多治療重特大疾病的新藥、特殊藥品和新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基本醫保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切實減輕參保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有效防止因病致貧返貧風險。當前隨著醫藥技術創新發展、居民醫療需求快速釋放、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等,醫療費用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醫保基金支出壓力逐年增大。我省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基金近年來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當期結余率僅為5.5%,個別統籌區還出現了基金赤字。
您提出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個人繳費上漲、影響了群眾參保積極性的問題客觀存在,我們高度重視您提出的“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城鄉居民參保繳費標準”的建議。我們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做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一方面,配合財政部門足額安排財政補助資金,督促指導各地做好城鄉居民醫保工作,持續關注城鄉居民的健康需求和醫保基金運行情況,防范化解風險因素,確保參保群眾醫療有保障的同時實現醫保基金安全平穩可持續運行;另一方面,我們也將您提出的寶貴建議向國家醫保局反映,積極推動城鄉居民醫保繳費標準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協調。
二、關于“加快推進川渝醫保一體化建設”的建議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實施以來,我局積極響應,不斷深化川渝醫保戰略合作,持續推進兩地醫保公共服務均等化便利化。一是推動醫保經辦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川渝通辦”。為深入推進川渝醫保協同發展,省醫保局積極對接重慶市醫保局印發醫療保障服務事項“川渝通辦”工作通知,制定統一的辦事服務指南,截至2022年底,已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登記、基本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等9個事項“川渝通辦”。在推廣“川渝通辦”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理的基礎上,指導各級醫保經辦機構和政務服務大廳“川渝通辦”專窗開展異地代收代交工作,同步為群眾提供線下醫保經辦服務。二是創新建設跨省域服務機構。2022年,川渝兩地醫保部門商定,在川渝高竹新區共同設立跨省域的川渝高竹新區醫保服務站,由四川廣安市、重慶渝北區醫保部門派人聯合入駐,共同為高竹新區的川渝企業、參保人提供一站式醫保經辦服務,統一兩地醫保服務事項清單和經辦流程,實現新區川渝醫保業務“一站通辦”。三是穩步推動川渝地區異地就醫住院免備案。經過信息系統改造和川渝交叉實測,目前省本級、成都市、瀘州市、宜賓市、阿壩州等地參保人員在重慶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無需備案就能直接結算醫療費用。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部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加快推進川渝兩地醫保一體化建設,一是積極對接重慶市醫保局,推動更多醫保經辦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川渝通辦”,總結高竹新區醫保服務站經驗,鼓勵和指導其他川渝毗鄰地區提供“川渝通辦”醫保經辦服務。二是在充分考慮統籌地區醫療資源、醫保基金承受能力等基礎上,逐步推動更多具備條件的統籌地區實現川渝異地就醫住院免備案。擴大我省自助開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和異地就醫備案線下跨市(州)通辦范圍,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異地就醫備案服務。三是結合我省正在開展的全省診療項目醫保目錄統一工作,在診療項目支付準入方面協同重慶市研究相關政策,逐步縮小川渝醫保目錄差異。
感謝您對我省醫療保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
四川省醫療保障局
2023年5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