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西林縣不斷深化“醫共體醫聯體”建設改革,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培養本土醫技人才隊伍,構建運行高效的醫院集團化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強化領導協調,完善頂層設計。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定期召開專題工作會議,統籌推進醫共體建設。縣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定期深入縣鄉醫療機構開展實地調研,及時解決醫共體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出實招、指明路,切實完善醫共體工作頂層設計。
改革管理體制,提升制度內涵。改革人事制度,落實用人自主權。醫院新進人員和緊缺、高層次等人才由醫院自主招聘。建立醫院集團各醫療機構在編在崗人員編制“總量控制,定編定崗不定人、動態調控”管理機制,建立醫院集團統一管理,統一調配、按崗用人、內部人員管理有序流動的用人新機制,實行“縣聘縣管鄉用”,縣鄉人員編制統一使用的用編新制度,優化衛生技術人員隊伍結構,推進醫院集團各醫療機構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制度,使基層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提高服務效率,確保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落實到位。醫共體(醫院集團)內各基層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的分配機制不與醫務人員創收掛鉤。采取日常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等方法對醫共體(醫院集團)內醫療機構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醫共體(醫院集團)內財政補助和績效工資總額撥付的重要依據。建立醫院章程,健全醫院決策機制、民主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及人才培養機制等系列制度,進一步規范醫院管理。
??加強對外合作,搭建健康平臺。醫院集團先后與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等上級醫院建立醫聯體關系,切實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目前,醫聯體主要采取遠程診療、協調專家到縣公立醫院指導業務、教學,接收縣公立醫院集團安排醫務人員進修學習,開通轉診綠色通道、聯合舉辦大型義診活動等工作。2023年以來,在羅湖區醫院集團、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幫扶下開展教學查房119次、疑難雜癥會診36例、手術示教291次、專科出診8675人次、交互式遠程會診5人次,通過醫聯體渠道上轉病人208人,派出80名醫師前往上級醫院進修深造,提升服務能力。
加強對內協作,提升整體水平。以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三家縣級公立醫院為龍頭,將鄉鎮衛生院打捆,組建醫共體。建立縣級醫療機構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醫療聯合的長效工作機制,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形成整體效益,實現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聯動改革、協同推進、同步完善。2023年以來,縣人民醫院與鄉鎮衛生院開展遠程影像4256人次,接收進修人員18人次;縣中醫醫院派出5名、縣婦幼保健院派出6名業務骨干到鄉鎮衛生院開展定點對口支援幫扶工作,共坐診396次,帶教及查房300余次,授課12次等。
落實分級診療,促進良性發展。在醫共體(醫院集團)內實行“質量同標、服務同質、責任同擔、利益同享、管理同效”“五同管理”,實現縣鄉村“人、財、物”一體化管理全覆蓋。推行醫保基金對醫共體按照“超支合理分擔,結余留用”原則實行按人頭總額預付機制,激發醫院控制成本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