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作為我國傳統醫學的瑰寶,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理論體系,更有著廣泛的臨床實踐和療效驗證。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人民健康意識的提升,中醫藥正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而被視為撬動醫療保障和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的DRG支付方式改革,尚未充分促進中醫發展。醫保支付是保障群眾獲得優質醫藥服務、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的關鍵機制,如何探索DRG支付方式改革與中醫藥特色傳承創新之間的融合發展,值得我們深思。
為了讓醫保支付方式更好地支持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國家醫保局在2021年11月印發《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要探索中醫藥按病種支付的范圍、標準和方式,支持和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2023年常州DRG實現符合條件的住院醫療機構全覆蓋,同步開啟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DRG付費管理改革,對中醫院的支持方式從原設定“中醫調節系數”的全量支持,向設定“級別系數”+“中醫優勢病種”相結合的精準支持轉變。近期,常州市醫保局會同市財政局、市衛健委研究制定《關于實施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DRG付費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堅持“試點先行、循序漸進、科學測算、動態調整、規范服務、療效優先、醫患并重、多方共贏”的原則,遴選項痹等16個中醫優勢病種作為第一批試點病種,并選擇7家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作為首批試點單位。
《通知》主要涵蓋六個方面的亮點內容:一是明確遴選條件。按照“臨床路徑明確、診療方案成熟、臨床療效確切、醫療成本穩定、治療風險可控”的原則,遴選具有本地孟河醫派特色或治療性中醫費用占比較高的中醫病種。二是規范DRG入組方式。應用中西TCD碼和西醫ICD碼雙重診斷匹配模式,明確填報“雙碼”驗證進入中醫DRG組。三是科學制定績效考核辦法。基于每個試點病種的不同診療特點,制定差異化的績效評價指標,如中治率、中醫技術使用效率、替代治療率等。四是合理確定醫保支付規則。遵循試點病種診療方案和績效考核評價結果設定醫保支付規則,對應西醫DRG權重值給予不同上浮比例的支持;同時為杜絕僅流于填報“雙碼”不規范診療的行為,給予下降比例支付的懲戒方式。五是開展診療方案培訓。將孟河醫派的診療特色融入試點病種的診療方案,加強業務培訓工作,確保醫務人員熟練掌握試點病種的中醫藥診療技術、中醫臨床路徑。六是常態化監測評估。充分利用醫保大數據,對醫療機構收治病種范圍、病種費用、患者人次等指標進行監測分析,加強對醫療服務的監督和評估,做好試點病種病例的醫保監管工作。
探索開展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DRG付費,是常州中醫藥傳承創新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也是鼓勵醫療機構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推動中醫特色專科專病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廣大患者獲得優質中醫藥技術和方法的需要。該政策的實施有利于引導醫療機構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將中醫藥的價值與現代化的醫療體系相結合,促進本地孟河醫派特色的傳承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