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自治區醫保局、自治區中醫藥局出臺《關于開展部分中醫病種付費工作的通知》,對適合手術治療但采用中醫方案治療的18個病種實行中醫病種付費,并對付費納入標準及治療方案進行了詳細規定,鼓勵醫療機構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支持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
??? 此次納入中醫病種付費的18個病種包括:鎖骨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近端骨折、橈骨遠端骨折、掌骨骨折、指骨骨折、單純性胸腰椎骨折、脛腓骨骨折、踝關節骨折、跖骨骨折、趾骨骨折、尺骨和橈骨骨干骨折(兒童)、股骨干骨折(兒童)、腰椎間盤突出癥、髖臼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髕骨骨折、直腸脫垂。其醫保支付標準按照該病種對應西醫診斷DRG外科組(不伴合并癥或并發癥)權重執行,原則上不高于該病種對應西醫診斷DRG外科組(不伴合并癥或并發癥)的支付標準。醫保支付標準包含該病種病例出院后3個月內門診隨診治療費用,各地可結合基金運行和臨床實際實行動態調整。按中醫治療方案治療失敗后再次入院治療或轉手術治療的,扣減原已按中醫病種付費的相應醫保費用。
??? 通知要求,各統籌地區可根據本地實際增加符合中醫藥特點付費管理的中醫病種,并報自治區醫保局備案后實施。
??? 據悉,按病種付費是通過統一的疾病診斷分類,科學地制定出每一種疾病的定額償付標準,社保機構按照該標準與住院人次,向定點醫療機構支付住院費用。實行中醫病種支付將有效減輕患者負擔,發揮中醫優勢,提高中醫病種服務質控,加強中醫信息化管理,提高中醫藥治療在中醫病種中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