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陽市醫保局按照“保基本、全覆蓋、可持續”的基本思路,在制度改革、基金安全、便民服務等方面探索綜合改革,著力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持續提升醫療保障能力,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推改革,激發活力添動能 。全面推進DRG付費改革,全市開展住院服務的206家醫療機構全部實施DRG/DIP付費(滑縣44家DIP付費),實現全覆蓋。制定出臺DRG付費實施細則和考核評價管理辦法,建立以提高群眾實際報銷比為主要指標的年終清算和考核評價管理體系,2022年參保職工、參保居民實際報銷比,較2021年分別提高了2.38%、2.56%,群眾得到了真實惠。完善定點醫療機構醫保補充協議,對DRG違規項目法律責任進行明確規定。充分發揮醫保基金支付對醫共體建設的引導作用,全面落實基金總額打包預算管理、按月打包預付管理和“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政策,助推全市醫共體高質量發展。發揮改革協同效應,落實DRG付費“結余共享”與醫共體“結余留用”政策,處理好市級醫療機構與縣域醫共體年終清算基金留用共享關系。
??二、抓集采,釋放紅利惠民生。堅持“帶量采購、招采合一、量價掛鉤”原則,全面組織落實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截至目前,已落實集采藥品657種,耗材53種,節約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費用約20億元。將集采與DRG支付方式改革有機結合,集采后不降低病組醫保支付標準,將集采后紅利全部返還給醫療機構,充分激發醫療機構使用集采品種的內生動力。2022年全市醫療機構藥耗占比下降至43%,醫療機構增收3.4億元。積極開展“集采藥品進鄉村”專項行動,切實打通集采藥品下沉基層“最后一公里”。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村衛生室配備集采藥品種類平均在20種左右,最多的達50多種;使用集采藥品的村衛生室,數量由最初的128家增加到3103家,占比從原來的4%提高至97%,全市9個縣(市、區)、101個鄉鎮的村衛生室基本實現全覆蓋。
??三、強監管,防范風險守底線。一是多方參與,創建新型監管模式。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網絡,構建醫療保障基金無盲區、無縫隙的監管新格局。引入第三方監管,提供DRG付費審核、基金運行風險預警、醫保反欺詐監管等服務,將第三方審核服務成效與費用掛鉤,明確第三方參與監管的職責權限;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力量,打擊醫保領域違法違規和欺詐騙保行為;探索建立醫保評審裁定機制,對定點醫療機構申訴的有關診療爭議行為進行評審裁定。二是智能管控,提升監管工作效能。建立醫保智能審核系統,基于大數據挖掘和統計分析,通過知識庫引擎審核結合人工審查,搜索抓取可能出現的高編、高靠、多編、低標準入院、轉移住院費用等涉嫌違規行為,形成醫療違規行為監控—懲罰—整改的長效機制。三是規范運營,促進醫藥機構自律。扎實開展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制定信用承諾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投訴舉報機制,全面規范約束醫藥機構服務行為。通過運用“信用+醫保”模式,褒揚誠信、懲戒失信,有效維護醫保基金的安全運行。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1247家,處理違法違規1145家,處理違法違規金額1798.69萬元。
??四、優服務,方便群眾提效能。一是全力推動經辦服務下沉,制定服務體系建設規范,明確服務事項、服務標準,分別下放到鄉鎮(辦事處)和村(社區)經辦事項20項和5項,整合人員專崗使用,實現經辦服務下沉機構和人員“雙配套”。目前,全市已建成鄉鎮醫保服務所135個,村(社區)醫保服務站3265個,累計辦理業務量50萬余件,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醫保經辦服務。二是大力提升醫保信息化服務水平,切實做好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的落地應用,實現包括參保登記、信息查詢、異地轉診備案等個人服務事項的“網上辦”“掌上辦”。大力推廣醫保移動支付和電子憑證全場景應用,打造更全面、更便捷的數字醫保服務場景。截至目前,全市28家醫院實現醫保移動支付服務,醫保電子憑證累計激活270.94萬人。三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定點醫療機構開設職工醫保便民門診,免收掛號費,為參保患者提供掛號、開藥、開單“一次性”辦結服務;45項醫保網辦事項納入河南省政務服務網辦理,實現“一網通辦”;開通20家“雙通道”零售藥店,更好地滿足廣大參保患者合理用藥需求;基本醫保與惠民保實現一站式聯網結算,讓群眾“零跑腿、零等待、零墊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