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持續做好為民辦實事,為群眾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優質的醫保服務,市醫保中心結合工作實際,圍繞“快、免、省、優、便、服”六字要訣,推出十五條便民服務舉措,擦亮“晉心醫保”服務品牌。
縮短辦理時限,突出“快”。單位參保登記和職工參保登記兩項服務事項的辦理時限由原來的3個工作日統一縮短為“即時辦結”。產前檢查費支付、生育醫療費支付、計劃生育醫療費支付、生育津貼支付四項服務事項的辦理時限由原來20個工作日統一縮短為15個工作日。
減少辦理材料,彰顯“免”。醫保關系轉移接續服務事項中,線下辦理取消《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憑證》和《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聯系函》兩項材料,只需出示有效身份證件,線上辦理無需提供手續。門診費用手工(零星)報銷服務事項中,在醫療機構發生的費用報銷,取消處方底方辦理材料。生育津貼支付服務事項中,取消病歷資料辦理材料。
簡化辦理流程,力求“省”。簡化慢特病申報流程,將門診慢特病鑒定服務下沉至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直接辦理(專科醫療機構僅限在專科病種范圍內受理),實現門診或住院費用結算、慢病申報一站式服務,特定人群實行慢特病免申即享。推動實現異地就醫備案業務“同城一體化通辦”,參保群眾不受參保地限制,可就近選擇全市任意一家醫保經辦機構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提出辦理申請,提交辦理材料,不需回參保地辦理,醫保經辦機構應通過窗口或幫辦代辦為參保群眾提供服務。
規范協議管理,把握“優”。建立付費制約與激勵機制,合理確定基礎病種和疑難病癥病組權重,科學評審特殊病例,完善專家評議機制,引導醫療資源下沉,促進醫療機構加強臨床學科建設,打造優勢專科。委托第三方承辦外傷調查業務,積極引入第三方商保公司承辦意外傷害調查、認定及費用結算業務,醫療機構不再承擔外傷調查認定工作,逐步提高認定時效和專業性,減輕醫療機構負擔。
提升辦事體驗,堅持“便”。醫保服務大廳實行“午間不斷檔、下班延時辦、全年不打烊”模式,推行預約辦理、延時服務、幫辦代辦制度,工作日午休時間正常辦理業務,下班后實現尚未辦好的事項提供延時服務,雙休日采取“現場辦”、節假日采取“預約辦”的方式提供不打烊醫保服務,確保即來即辦,滿足群眾休息日辦事需求,提升群眾醫保服務滿意度。推動“綜合柜員制”六縣(市、區)全覆蓋,推行醫保服務“一窗通辦”,實現業務事項一站辦;針對傳統服務窗口職能單一、季節性辦事擁擠、群眾多頭跑腿等弊端,推進醫保經辦服務窗口“綜合柜員制”,窗口前臺不分險種、不分事項、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務,后臺分辦聯辦快辦。開通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網廳或地方醫保服務平臺等多種查詢渠道,在醫保經辦大廳和有條件的銀行營業網點、社區服務中心、定點醫藥機構及零售藥店等場所設立醫保自助區,擺放自助服務機,方便群眾查詢個人繳費、賬戶余額等醫保信息。開通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手機端功能,擴大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參保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資金可用于參保人員父母、配偶、子女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父母、配偶及子女還可使用參保人員本人的醫保個人賬戶余額支付看病買藥時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
醫保提醒宣傳,落實“服”。開通醫保短信服務,為參保群眾推出醫療費用報銷到賬信息短信提醒,從傳統的參保群眾自助查轉變到醫保部門主動送;為欠費單位推出欠繳保費信息短信提醒,及時告知欠費單位履行繳費義務;為定點醫療機構發送醫保政策內容、業務辦理流程、醫保結算信息等服務短信,提供貼心、準確、便捷、高效的醫保信息服務。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以《醫保政策套圖》和《醫保百問釋疑》為載體,面向不同群體開展進醫院、進藥店、進基層,分層分類采取通俗易懂、簡單明了、圖文并茂的形式向群眾宣傳醫保政策,將“人找政策”轉化為“政策找人”,讓各項醫保惠民政策真正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