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醫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對維護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有著獨特的作用和功效,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但現行體系下,契合中醫“簡便驗廉”特點的中醫藥支持機制尚未形成,中醫藥的技術勞務價值未充分體現。為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鼓勵醫療機構在確保醫療服務質量前提下提供和使用適宜的中醫藥服務,達到減輕患者就醫負擔,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目標,2023年以來,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試點探索工作,旨在通過醫保基金對中醫優勢病種實行傾斜支付的“小切口”助力全社會形成支持中醫藥發展的“大格局”,該項改革探索被納入市委市政府“100項創新工作”范圍。
堅持同病同效同價,體現傾斜支付。遵循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原則,對診斷明確、療效評估簡易的病種,采用中醫適宜技術治療,達到與西醫手術治療同等效果的,打破現行以成本定價的支付體系,付費總額按照西醫治療費用的60%進行支付,體現醫保傾斜支持。經測算,醫保基金傾斜支付標準約為中醫治療按項目收費的4-5倍,充分激勵醫療機構和中醫藥從業人員積極性。
堅持科學準入,合理確定試點病種。充分征求中醫藥專家意見,按照“中醫藥優勢突出,臨床路徑明確,診療方案成熟,治療風險可控,中醫藥治療費用低廉,療效與西醫藥療效相近或優于西醫藥療效”原則,確定10個病種作為試點病種先行推廣,同時制定收治標準和療效評判體系,確保安全有效,合理施治。
堅持統籌布局,合理確定試點機構。充分考慮我市中醫優勢病種分布和各類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特色,將具備住院資質的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所在醫療機構和二級及以上中醫醫療機構共同列入試點醫療機構范圍。截至目前,共有休寧縣中醫院、歙縣中醫院、祁門縣中醫院、黃山康正醫院、黃山市中醫院等5家醫療機構自愿申報開展試點工作。
2023年3月以來,共收治病例233例,其中橈骨遠端骨折56例,單純性胸腰椎骨折4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134例,肱骨近端骨折1例,初步實現“患者少花錢、醫院增收入、醫保減支出、中醫得發展”的多方共贏成效,得到了省醫保局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
治療成本降低,群眾負擔得以減輕。
經測算,233例病例實際產生總醫療費用62.73萬元,按病種對應的西醫手術診療方法,經測算總醫療費用應在240.02萬元左右,按照現行報銷比例測算,其中患者應付80.73萬元,醫保基金159.29萬元。實行按療效價值付費后,按照2022年DIP對應西醫病種分組的點值和分值初步測算,患者自付32.26萬元,比按西醫治療少付48.47萬元。
醫院純收入增加,醫生積極性得到激勵。
實行按療效價值付費后,233例試點病例給醫療機構帶來收入144.01萬元,比實際按項目收費增加81.27萬元。醫療機構的收入得到了切實保障,醫生的工作熱情也得到了極大提高。
基金支出減少,統籌基金得到節約。
按病種對應的西醫手術診療方法,經測算,醫保基金應支付159.29萬元。實行按療效價值付費后,醫保基金實際支付111.76萬元,比按西醫治療節約47.53萬元。
截至目前,這項改革探索得到省醫保局、中醫藥機構及中醫藥從業人員的高度肯定,2023年11月,省醫保在總結黃山先行改革探索經驗的基礎上,擬定文件征求意見,擬在全省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