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金安籌備組,縣政府直屬各單位:
??? 《澄邁縣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澄邁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12月8日
(此件主動公開)
澄邁縣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海南省推動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和縣委、縣政府關于村衛生室建設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健全我縣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堅強的健康保障,現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把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擺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不斷優化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健全適應澄邁農村特點、優質高效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廣大農民群眾能夠就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二、工作目標
到2025年,全縣村衛生室功能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管理更加規范,鄉村醫生素質和結構明顯優化、待遇水平得到提高、養老等社會保障問題有效解決、隊伍更加穩定,健康管理手段更加智慧,防病治病能力明顯提升,實現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合格鄉村醫生配置、規范化管理和數字化支撐全覆蓋,各項主要指標穩步提升,更好滿足群眾在村就醫需求。
三、工作任務
(一)推進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
1.調整村衛生室規劃設置。遵循“原則上一個行政村設置一所村衛生室,人口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設”有關規定以及“政府負責、優化資源、合理布局、方便群眾”原則,結合農民群眾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供給需求,對我縣現有村衛生室進行規劃設置調整;統籌推進墾區“居”規劃設置村衛生室,進一步夯實墾區醫療衛生網底;支持城鄉結合部優先建設社區衛生服務站;鼓勵社會力量辦診所、門診部、民營醫院等,為群眾提供多元化醫療服務,并參與承接政府購買公共衛生服務。
2.完善村衛生室功能布局。規劃設置調整后,對于業務用房面積達到60平方米且屬公有產權的村衛生室,按照“至少設置全科診室、治療室、藥房和公共衛生室(觀察室)”的要求,進一步優化內部功能布局,做到四室分開(其中:全科診室可依托公共區域設置)、分區布局合理、標識標牌醒目。對于業務用房面積達不到60平方米或不屬于公有產權的村衛生室,屬地鄉鎮政府、村委會可統籌調劑閑置集體用房進行改造解決;條件不允許的,重新規劃土地新建村衛生室,建設用地由當地政府協調解決,涉及征地的按相關流程辦理。新建或改擴建村衛生室建筑面積原則上不低于100平方米,服務人口多的可酌情增建分室或建設中心衛生室(建筑面積不低于150平方米)。
3.配齊村衛生室設備藥品器材。根據村衛生室功能定位和醫療衛生服務實際需求,參照《村衛生室服務能力標準(2022版)》,按照“填平補齊”原則,加強村衛生室基本設備、基本藥品、基本器材、基本辦公設備(電腦、打印機等)配備及醫保即時報銷網絡環境搭建,強化運行維護和保養,滿足常見病、多發病初診識別、傳染病防控和中醫藥診治工作需求。到2025年,100
的村衛生室原則上至少配備使用80種藥品;村衛生室設備、器械配置普遍達到B級要求(30種以上),鼓勵有條件的村衛生室達到A級要求(48種以上),其中便攜式除顫儀(AED)、重點人群智慧隨訪設備和健康一體機等設備應100
配備。
(二)規范村衛生室運營管理。
1.實行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依據《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全面開展緊密型鄉村一體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瓊衛基層函〔2023〕50號),借鑒瓊海市緊密型鄉村一體化改革經驗,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單位,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轄區內村衛生室的行政、業務、人員、藥械、財務、績效考核等實行“六統一”管理,并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補助經費發放的重要依據,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領辦或延伸舉辦村衛生室。實行緊密型鄉村一體化改革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所轄村衛生室為同一法人,法人代表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行院長(西達衛生院為院長),鄉村醫生為所在村衛生室的負責人(村衛生室有多名村醫的指定1名為負責人)。
2.強化村衛生室服務功能。突出村衛生室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管理服務功能,對于不同時具備三種服務功能的村衛生室,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采取派駐、巡診等方式做好服務供給。做實做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強化村醫健康守門人作用,為轄區村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整合、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3.提升村衛生室服務水平。將開展醫保報銷業務、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效果指標和居民滿意度列為村衛生室績效考核和高質量發展評價的重要指標,并作為資金撥付的重要參考。建立村衛生室星級評定和管理機制,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試點開展示范村衛生室創建并逐步在全縣范圍內推廣,持續提高村衛生室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到2025年底,100
的村衛生室完成星級評定并實行星級管理。
(三)發展壯大鄉村醫生隊伍。
1.配備合格醫務人員。給予每個村衛生室至少配備一名合格鄉村醫生(包括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鄉村全科助理醫師、鄉村醫生),根據實際需要配備鄉村護士。支持水平較高的鄉村醫生定期到所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坐診,同等條件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優先聘用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招聘大專及以上臨床醫學、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等專業應屆畢業生(含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畢業生)到村衛生室工作,并免試為其開展鄉村醫生執業注冊,但需在3年內考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鼓勵鄉村醫生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力爭到2025年執業(助理)醫師(含鄉村全科助理醫師)占比達到60
以上。配合省級實施鄉村醫生學歷提升計劃和鄉村振興村醫培養工程,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二級及以上醫院在職或退休醫師(年齡不超過65歲)、候鳥人才到村衛生室多點執業。鄉村一體化管理后,村衛生室執業(助理)醫師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職稱評聘。
2.提升鄉村醫生服務能力。加強村衛生室醫務人員基本醫療(含中醫適宜技術)、基本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能力培訓,鄉村醫生每年免費到縣直屬衛生機構或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訓2次,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2周,確保每名鄉村醫生都應當具備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和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能力;熟練應用海南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和5G遠程醫療設備等信息化手段提供服務,并具備規范書寫門診電子病歷的能力,且能夠熟練掌握基本醫療保險即時報銷業務等。支持當地有名望、有獨門絕活的鄉村醫生通過“師帶徒”等方式培養青年村醫。利用3年時間完成鄉村醫生輪訓一遍,力爭到2025年,能夠識別和初步診治 20、30、40種及以上常見病、多發病的村衛生室比例分別達到100
、60
、40
,能夠規范開展4類6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村衛生室比例達到80
及以上。
3.提高鄉村醫務人員收入。原則上將不少于40
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下沉到村衛生室,并按規定及時考核撥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支持鄉村醫生不斷提高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允許具備條件的村衛生室拓展符合其功能定位的醫療服務,增加醫療服務收入。嚴格落實基本藥物補助資金、一般診療費等醫保報銷政策。嚴格落實《澄邁縣深化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激勵機制改革實施方案》規定,足額落實鄉村醫務人員工作補貼標準政策,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派駐在村衛生室工作的醫務人員身份視為“鄉屬村用”,享受原基本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及相關社會保險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保障不變,獎勵性績效視承擔人事關系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業務量進行考核發放,所服務轄區的基本藥物補助和40%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作為醫生的獎勵性績效(與考核成績掛鉤),在村衛生室服務期間收取的一般診療費作為其績效工資的增量部分;派駐期間享受人才鄉鎮工作補貼等與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有關的其他激勵政策,確保“鄉屬村用”醫務人員收入水平高于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收入水平。
4.關心關愛村衛生室醫務人員。建立關心愛護村衛生室醫務人員長效機制,切實解決村衛生室醫務人員的實際困難,將符合崗位要求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有關規定的鄉村醫生,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統一管理,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支持其他在崗鄉村醫生以社會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自愿參加企業職工基本社會保險或縣級財政保障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對在崗且連續工作滿10年、但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達不到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要求的村醫,繼續為其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直至達到最低繳費年限要求,所需資金由縣衛生健康委每年提出測算需求,縣財政納入年初預算予以保障。實行鄉村一體化管理后,村衛生室工作人員全部實行“鄉聘村用”,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訂勞動合同,按有關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全面為村衛生室購買醫療責任險,由縣財政補助,縣衛生健康委為投保人,以統保形式出單,為村衛生室購買醫療責任險,每家衛生室保費不少于500元/年,確保村衛生室相關醫療責任風險得到有效分散及轉移。建立村衛生室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讓廣大村衛生室醫務人員感受到實現價值的自豪感、貢獻社會的成就感、受到尊重的職業榮譽感。
(四)強化政策機制支撐保障。
1.完善基層衛生治理機制。強化鄉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等基層組織的領導、保障、管理和監督職責,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其在公共衛生、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組織動員和宣傳發動優勢,提升基層衛生治理能力和水平。村民委員會在換屆選舉完成工作移交后30日內明確公共衛生委員會組成人員和職責分工。公共衛生委員會在鄉鎮指導和村(社區)黨組織領導下,加強機制、隊伍和能力建設,提高村(社區)公共衛生工作的規范化、體系化、社會化水平。
2.落實政府財政投入保障。完善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財政保障措施,按照省級和縣級財政承擔比例,落實村衛生室業務用房建設資金、運營經費補助(其中:村衛生室運營經費補助自2024年起實行);足額保障鄉村醫生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及購買醫療責任險和實施鄉村振興村醫培養工程所需經費。鼓勵通過社會捐贈等慈善資金解決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人才培養所需經費。
3.完善醫保支持和藥品保障政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機構。按規定將中藥飲片及針刺類、推拿類、拔罐類、灸類等中醫藥適宜技術診療服務項目納入村衛生室醫保支付范圍。逐步提高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普通門診年度支付標準,適當向村衛生室傾斜,支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機制建設,建立支持村衛生室發展的醫保支付和價格政策。將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門診用藥保障服務下沉到村衛生室。支持鄉村醫生通過縣域共享中藥房或者代煎中心提供中醫藥服務。在縣域醫共體內建立鄉村藥品供應調劑機制,避免過期浪費。允許村衛生室根據用藥習慣和和患者診療需求,配備使用非基本藥物的種類不高于20%,在保障村衛生室的用藥,特別是滿足慢病患者的需求基礎上,合理確定藥品臨床使用比例,鼓勵優先使用基本藥品目錄、國家醫保目錄、國家集中采購藥品目錄、國家談判藥品目錄內的藥品,促進臨床合理使用藥品,滿足基層用藥需求。
4.強化信息化支撐。改進傳統人工診療服務模式,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5G遠程醫療信息系統在村衛生室有效應用,協助省衛健委整合信息系統及配備安裝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實現系統操作簡單化、數據填報便捷化、信息共享實時化,確保居民健康檔案及時更新并向居民開放。
四、組織實施
(一)壓實工作責任。建立縣政府統籌,各鎮、各相關單位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把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列入政府工作目標和考核目標,統籌做好資金保障和項目建設等工作,確保任務目標如期實現。
(二)做好評估督導。圍繞工作目標和任務內容,細化實化工作措施,建立任務臺賬,掛圖作戰,壓茬推進,并定期組織對推進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落實情況進行評價、通報,確保各項重點任務落到實處。
(三)及時總結推廣。正面宣傳推動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措施,深入發掘推動村衛生室健康服務水平提升工作的典型案例,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附件:1.澄邁縣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主要指標
2.澄邁縣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任務清單
3.澄邁縣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項目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