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十四五”醫療保障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市級一般專項規劃,由宿州市醫療保障局負責編制,經2022年1月24日市政府第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于2022年3月14日印發實施,現對《規劃》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依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建立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為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全面建立中國特色醫療保障制度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推動我市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國家“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以及《安徽省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安徽省“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發展規劃》 《宿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宿州市“十四五”醫療保障事業發展規劃》。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本規劃是我市醫療保障領域獨立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是“十四五”時期指導全市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和重要依據。綜合考慮宿州市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醫療保障發展條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奮力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后顧之憂為目標。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規劃》起草過程中,征求了社會公眾、市直相關部門和各縣區醫保局意見,進行了專家論證、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合法性審查,并已修改完善。
2020年 6月22日,經局黨組研究決定,明確編制《宿州市“十四五”醫療保障事業發展規劃》;
2020年7月23日,經市政府同意納入規劃編制目錄清單(一般專項規劃);
2020年8月-10月,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深入學習研究國家、省及市有關文件;??
2020年11月-2021年8月,公開征求社會群眾意見,多次收
集相關政策、文件、總結、數據等資料,形成規劃初稿;
2021年9月-2022年1月,向各縣區醫保局、市人社局、市衛健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20家市直有關單位征求《規劃(初稿)》意見,召開座談會、專家論證會和穩評工作評審會;
2022年1月19日,通過市司法局合法性審查;
2022年1月24日,經市政府第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四、主要任務
重點任務是規劃的主要部分,圍繞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優化醫療保障協同治理體系、健全醫療保障服務支撐體系對醫療保障發展提出思路舉措。一是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質量、完善基本醫保待遇保障機制相關制度、加強醫?;鸸芾?、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探索開展長期護理保險五方面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其中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質量包括合理設定參保擴面目標、依法依規實行分類參保、持續優化參保繳費服務三個方面,完善基本醫保待遇保障機制相關制度包括實行公平適度待遇保障、完善補充醫療保險、執行醫保待遇清單制度、健全可持續的籌資機制、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特病病種和認定標準、健全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鞏固拓展醫保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七個方面。二是全面實行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加強醫保目錄和兩定機構協議管理、完善醫?;鸨O管體制、完善醫?;鸨O管體制、創新醫保基金監管方式、推進完善醫藥價格形成機制六個方面優化醫療保障協同治理體系。三是優化醫保公共服務效能、推動長三角區域、淮海經濟區醫療保障合作、強化法治保障、推進醫保信息化建設和智慧醫保發展、加強保障隊伍及能力建設七個方面健全醫療保障服務支撐體系。
五、創新舉措
一是規劃始終聚焦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在醫保領域的獲得感。《規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奮力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后顧之憂為目標,到2025年,努力建設公平醫保、法治醫保、安全醫保、智慧醫保、協同醫保,基本完成待遇保障、籌資運行、醫保支付、基金監管等重要機制和醫藥服務供給、醫保管理服務等關鍵領域的改革任務,醫療保障政策規范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便捷化、改革協同化程度明顯提升。
二是細節舉措彰顯醫保的宿州路徑。全面實行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推進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做好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DIP) 付費國家級試點工作。推動長三角區域、淮海經濟區醫療保障合作,探索開展長三角地區和淮海經濟區門診慢特病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加快基本醫保一體化發展。拓展長三角地區和淮海經濟區的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聯網工作,實現雙向直接結算,進一步擴大異地門診直接結算范圍和效果。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實現醫保轉續結報。推進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結算服務。
三是指標數據描繪醫保數據藍圖?!兑巹潯分刑岢隽恕笆奈濉睍r期我市醫療保障事業發展規劃主要指標,到2025年,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的收支規模與經濟發展水平、群眾疾病健康需求相適應,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比例穩定在80%、70%左右,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達到27%,醫療保障政務服務事項線上可辦率和醫療保障政務服務事項窗口可辦率分別不低于90%、100%,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率不低于70%。
六、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加快把黨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的領導貫徹到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發展全過程,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帶動規劃實施,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監督檢查。
二是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加強“三醫聯動”,建立部門協同機制,加強醫保、醫療、醫藥制度政策之間的統籌協調和綜合配套。市醫療保障主管部門負責統籌推進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解決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指導全市各地做好醫療保障工作。其他相關部門要依法履職,明確任務,完善政策措施,協同推進改革。
三是加強輿論氛圍營造。各部門要積極主動做好醫療保障政策解讀和宣傳,加強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宣傳推廣、科學引導和典型報道,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有效合理引導預期,注重傾聽群眾呼聲,做好輿情精準研判。充分調動各方支持配合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凝聚社會共識。
四是加強規劃監測評估。積極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監測評價,接受人大、政協和人民群眾等各方面的全面監督。鼓勵多方參與,積極引入第三方評估,確保規劃部署落到實處、改革成果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