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中國醫藥創新正處于從“跟跑”向“并跑”甚至“局部領跑”轉變的關鍵時期。2024年以來國家密集出臺有關支持創新藥械發展的政策文件,系統構建了覆蓋研發、準入、支付、臨床使用全鏈條的創新支持體系。
??? 為落實相關政策,推動創新藥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就醫用藥需求,國家醫保局在2025年7月下旬至8月初短短十日內連續組織召開五場支持創新藥械的座談會,頻次之高絕非偶然。
??? 筆者將從三個維度深入剖析這一政策轉向: 第一、醫保局頻繁召開座談會的深層意涵是什么?釋放了什么政策信號? 第二、如何認定創新藥品器械的價值?如何實現為價值付費? 第三、醫保為哪些價值付費?支付邊界在哪里?超出基本醫保支付邊界的價值該如何付費?
??? 開門連辦五場座談會,釋放了什么信號?
??? 國家醫保局在2025年7月下旬至8月初短短十日內連續組織五場醫保支持創新藥械系列座談會,這一罕見的高頻次政策溝通行動絕非偶然。從座談會主題來看,涵蓋了“對創新藥械開展醫保綜合價值評價”“醫藥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應用投資”“醫保數據服務創新藥研發和上市后真實世界研究”“創新藥研發現狀難點發展方向”以及“投資如何更好支持創新藥械”等關鍵議題。
??? 表1 國家醫保局五場創新藥械座談會的主要議題與成果
??? 這種系統性的議題設置的問題導向,著眼于問題和發展,是接下來五年、十年的醫保制度改革都將一以貫之遵循的。在筆者參與的“十五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意見征集系列座談會中,國家醫保局規劃財務和法規司副司長張晨光表示編制“十五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有3個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發展導向。
??? 開門決策的深層邏輯體現在參會人員的廣泛代表性上。座談會不僅匯集了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價格招采司、大數據中心等部門負責人,還邀請了相關部門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廣基等頂尖專家學者、醫療機構代表、醫藥企業高管以及金融機構專家共同參與。
??? 這種跨界對話機制打破了傳統政策制定的封閉性,積極聯動多部門視角,通過凝聚產業界、學術界、投資界和臨床界的多元智慧,為創新藥生態系統的優化提供了更為全面的視角。
??? 醫保數據開放與價值重構成為座談會的重要共識。中國工程院院士及相關專家對發揮醫保數據“真實、及時、全面”的優勢支持創新藥研發表示高度期待,認為醫保數據可以提供流行病學、發病率、就診率、疾病負擔、未滿足臨床需求、支付意愿等方面的關鍵信息,幫助藥品研發立項從“經驗判斷”轉向“數據驅動”,將極大節約創新的時間成本、資金投入和臨床資源。
??? 醫保數據是賦能醫藥創新的有力手段。三重路徑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主任付超奇具體闡述了醫保數據支持創新藥的:在降低投資成本方面,通過數據分析精準管線布局、靶點研究、藥物評估;在開拓投資前景方面,通過數據賦能藥物經濟學評估,加快納入醫保目錄的節奏;在規避投資風險方面,發揮藥品追溯信息采集應用的作用,為藥企提供精準的銷售策略。
??? 座談會釋放出 “醫保部門旗幟鮮明支持創新藥發展”的核心政策信號,并為行業提供清晰、穩定的預期。國家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施子海明確表示,“近些年國家醫保局始終旗幟鮮明地、以積極擁抱的姿態來支持創新藥,無論從價格、數據等方面工作,都在積極推進。”
??? 并且,與以往“閉門決策”不同,醫保局將基金收支結余狀況等數據公之于眾,實質上是向全社會表明“醫保就這些錢,大家看著商量著應該怎么用”的透明治理理念。
??? 這種“開門辦醫保”的做法,一方面通過信息對稱促進各利益相關方形成理性預期,另一方面也借助社會監督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學性與公平性。比如,多位與會代表提出的“鼓勵真正具備耐心的長期資本投入早期研發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而非追逐短期套利”等建議,正是這種參與式治理產生的積極成果。
??? 從更深層次看,五場座談會的召開反映了中國醫療保障治理模式的范式轉變。醫保部門不再僅僅扮演“價格談判者”“費用控制者”的角色,而是通過構建覆蓋創新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體系,主動引導醫藥產業向高質量創新方向發展。這種轉變既回應了創新藥企業對政策環境穩定性的訴求,也體現了醫保部門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中的戰略謀劃能力。正如“中國醫療保險”此前發布的中國藥科大學醫藥價格研究中心主任路云教授撰稿 《中國醫保新基建:創新藥全鏈條支持體系的構建》所指出的,“中國醫保改革正實現從‘被動買單’到‘主動引導’的深刻轉變,通過價值購買推動產業從同質化競爭邁向真創新”。
??? 基本醫保如何認定創新藥價值?
??? 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價值認定是醫保支付決策的核心基礎,也是激勵醫藥創新的關鍵杠桿。長期以來,我國醫藥市場存在“重價格輕價值”的傾向,藥械的價格脫離價值本身,而是與銷售流通環節緊密掛鉤。近年來,諸多價格治理手段正逐漸改變這一現象,倡導“為價值付費”,并且正逐步建立一套更為科學完善的價值評估體系,充分識別和合理回報創新藥械的臨床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和創新價值,推動從“為價格付費”向“為價值付費”的轉變。
??? 關于創新藥價值認定,黃心宇闡明:支持真創新,臨床效果、患者獲益是基礎作為支付方,綜合研判臨床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創新價值。;支持差異化創新,拓展創新寬度和深度,避免過度內卷;
??? 具體來看,目前醫保評估“價值”的維度包括安全、有效、經濟、創新和公平,要求企業在提交申報材料時詳細說明這五個方面的信息。安全和有效證據來源于臨床試驗和真實世界數據,經濟性來源于經濟學評價和預算影響分析,這三者共同形成初步的定價。創新性信息差異強調創新程度(如作用靶點突破)和專利證明;公平性包括疾病公共健康影響等,故創新和公平并沒有標準的量化方式,作為價格調整因素。
??? 醫保的戰略購買角色不僅是“買單者”,更是創新方向的調節器。通過不斷完善價值認定方法,不斷創新付費機制,建立既符合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醫藥創新價值評估體系,為“真創新”提供更加精準、有力地激勵,推動醫藥產業從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創新的高質量發展轉變。
??? 目前來看,價值認定與付費機制的改革已初見成效。2024年新納入醫保目錄的91個藥品中,有33個實現了“當年獲批、當年納入”,新藥從獲批上市到納入醫保目錄獲得報銷的時間已從原來的5年左右降至1年左右,約80%的創新藥可以在上市2年內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 基本醫保的支付邊界在哪里?
??? 中國醫療保障體系正面臨一個核心矛盾:一方面,基本醫保必須堅持“保基本”的定位,確保基金可持續和群眾基本醫療需求;另一方面,創新藥價值涉及不同維度,不同機構以及各國學者都提出了價值評估框架,例如ESMO的金字塔、ASCO的評分系統、ISPOR的價值等,這些框架涉及的維度也不盡相同。醫保部門在努力辨別和設定機制將這些價值融合到定價中來,但出于醫保“保基本”的定位,這些價值必然不可能完全被醫保覆蓋。
??? 所以需分層保障。明確基本醫保與其他付費方之間的邊界和定位,構建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的多層次創新藥支持體系。
??? 受制于“保基本”的定位和基金可持續性要求,基本醫保在支付方面不能不在“保基本”和“促創新”之間尋找平衡點,只為基本的藥品、基本的診療項目、基本的醫療服務設施付費,并且在“基本”范圍內降低報銷門檻、提高報銷比例,提升參保人的獲得感。
??? 而在“基本”范圍之外,如體現技術個性和患者個性的“創新價值”需要被其他的支付方覆蓋。當前,基本醫保與商保之間的協同有著越來越多的操作實踐,包括商保創新藥目錄、同步結算、數據支持、搭建服務平臺等,既發揮醫保的戰略購買優勢,又調動了商保的市場活力,形成多層次保障的合力。
??? 創新藥支付的資本支持體系正在形成。在投資專場座談會上,國家醫保局辦公室主任朱永峰指出,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醫保基金累計支出18.04萬億元,年均增速11%,從需求端支撐了人民群眾就醫購藥需求,從供給端支撐了醫藥機構發展、醫療技術進步、藥品創新改良和產業轉型升級。
??? 此前發布的《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指出,鼓勵商業健康保險公司通過創新藥投資基金等多種方式,為創新藥研發提供穩定的長期投資,培育支持創新藥的耐心資本。
??? 正如投資專場的與會人員所建議的那樣,“鼓勵真正具備耐心的長期資本投入早期研發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而非追逐短期套利;積極引導資本更理性、更精準地流向真正具備突破潛力、滿足重大臨床需求的創新藥械領域”。
??? 醫保支持創新藥械,既關乎患者健康福祉,也關乎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場座談會的召開,彰顯了醫保部門“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的改革決心,也為創新藥械的價值認定與支付機制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徑。未來,在“保基本”與“促創新”的平衡中,醫保將繼續完善科學評價體系,優化多層次保障,讓真正具有臨床價值的創新藥械惠及更多患者,同時為醫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 創新之路,需要政策、產業與社會的共同探索;醫保改革,亦將在多方智慧的匯聚中,走出一條更具中國特色的支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