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免费av网站,国产丰满麻豆videossexhd,狠狠躁狠狠躁免费东京热AV,av导航在线

您好:北京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歡迎來到泰茂醫療器械招標網

當前位置: 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全球骨科醫械市場巨變!強生丟第一寶座,美敦力被施樂輝超越
發布時間:2019/04/09 信息來源:查看
全球骨科醫療器械市場巨變,史賽克奪得市場第一的寶座,強生順次排名第二。
?
  剛過去的4月5日,醫療器械行業網站MedicalDesign & Outsourcing發布了《2018年全球10大骨科醫療器械公司》榜單,同時列舉10家公司的近期進展。
?
  榜單顯示,全球骨科市場第一的桂冠被史賽克以136億美元的營收規模摘下,強生骨科業務則以89億美元位列第二。排名第三、四公司分別是Zimmer Biomet(捷邁邦美)、Smith&Nephew(施樂輝),美敦力骨科業務則滑落至第5位。
?
  這與2017年全球骨科五巨頭的排名有很大變化。2017年,骨科五巨頭的排名依次是:強生-DePuy Synthes、捷邁邦美、史賽克、美敦力和施樂輝。2018財年,史賽克增長強勢,直接從第三位躍居第一,施樂輝營收也首次超越美敦力骨科業務,排名上升了一位至第四。
?
  1、Stryker(史賽克)
?
  2018年史賽克成為全球最大的骨科醫械公司,營收勢頭強勁,達到136億美元,同時,史賽克的利潤在2018年增長了兩倍多,達到36億美元,銷售額增長了9.3%,達到136億美元。
?
  史賽克的高管認為,因整合了K2M,史賽克鞏固了其在脊柱市場的地位。2018年11月,史賽克以約1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K2M,并預計2019年其用于機器人植入膝關節和髖關節手術的MaKo系統將增長兩位數。
?
  此外,其繼續投資技術創新,上個月宣布2.2億美元收購了以色列整形醫療設備公司OrthoSpace,獲得了其主打產品InSpace,該產品可用于治療那些難以治療的肩袖撕裂患者,以及作為肩部翻轉的替代方案。
?
  2、強生-DePuy? Synthes
?
  根據強生公司2018年度報告,其骨科業務整體營收為89億美元,整形外科設備銷售額下降1.9%。
?
  業務萎縮的部分原因是,2017年強生出售Codman Neurosurgery業務--一家脊髓和顱骨修復產品制造商給Integra LifeSciences,出售價格超過10億美元。這使得強生DePuy? Synthes從2017年開始就呈負增長;同時,由于美國市場競爭壓力,強生膝關節手術產品銷售也表現出下降。
?
  除此之外,2018年強生推出了與髖關節和脊柱相關的新產品,包括Concorde Lift可膨脹設備和用于微創手術的Viper Prime系統。同年,強生收購了法國機器人輔助外科公司Orthotaxy,開發機器人輔助外科手術平臺。據悉,Orthotaxy機器人比現在的手術機器人更小。
?
  3、Zimmer Biomet(捷邁邦美)
?
  2018年,捷邁邦美營收79.3億美元,其正在進行為期兩年的重組計劃。其在2018年獲得了政府監管機構的一些重要許可,例如,2018年10月其用于個人改型膝關節植入物獲得批準,該植入物具有定制組件,以匹配每個患者的解剖結構;今年年初,該公司Rosa膝關節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平臺獲得批準,之后是Rosa One機器人脊柱系統獲得批準。
?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底,捷邁邦美遭遇了由司法訴訟引起的損失,其在對史賽克手術工具專利案中敗訴,賠償了2.48億美元。首席執行官布萊恩·漢森表示:“總的來說,我們全年的財務業績符合我們對業務轉型進程的預期,增加了我們實現2019年目標的信心。”
?
  4、Smith&Nephew(施樂輝)-運動醫學,創傷和重建
?
  2018年施樂輝收入36.29億美元,其中,膝關節植入物業務在2018年增長了3%,達到10億美元以上,其髖關節植入物業務增長了2%,達到6.13億美元。
?
  施樂輝總部位于英國倫敦,在骨科關節重建、先進傷口管理、運動醫學和創傷四大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占據運動醫學領域全球第一。
?
  上個月,施樂輝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AAOS會議上介紹了Navio 7.0,這是其手持式機器人手術系統的最新軟件。預計將于2019年下半年推出,Navio 7.0將包括一個新的直觀界面,擴展手術偏好和簡化的工作流程,可縮短手術時間。
?
  需要指出的是,這是近三年來施樂輝首次排在全球骨科市場第四的位置。
?
  2015年,施樂輝的骨科業務(含膝關節植入、髖關節植入以及創傷)以19.84億美元營收,在全球骨科領域排名第五。此后的兩年,施樂輝的排名依然處于第五的位置,且一直落后于美敦力。
?
  不過,自2017財年,施樂輝與美敦力的差距正在慢慢縮小。2016年時,兩者骨科營收差距約9億美元,而2017年這一差距則為6億美元。
?
  此前已有分析,美敦力的骨科業務只占據其集團總業務量的9%,在骨科業務增長基本停滯的情形下,施樂輝有很大的機會超越它。
?
  另外,2019財年,施樂輝的排名位置將超越第四再提升。
?
  今年2月,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施樂輝公司就收購醫療器械制造商NuVasive進行談判,交易總額或超過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2億元)。
?
  被收購方Nuvasive是一家發展微創脊柱修復外科產品和程序的醫療器械公司,專注于在脊柱微創手術中的應用,主要產品包括微創手術平臺以及提供的生物制劑、頸椎、運動保護產品和術中監測(IOM)服務。其在《全球10大骨科醫療器械公司》榜單內位列第7。
?
  5、美敦力--脊柱科
?
  兩年內,美敦力不僅痛失全球脊柱第一的寶座,且一直滑落至第五位。2018年,美敦力脊柱業務營收約27億美元,被之前一直緊追的施樂輝超越。不過,美敦力骨科僅占集團營收的9%,雖然排名下降一位,但不容小覷。
?
  2018年12月,美敦力完成了以17億美元收購Mazor Robotics及其脊柱機器人輔助手術平臺的交易。當時即有分析稱,本次對MazorRobotics的收購無疑會極大加強美敦力在脊柱外科手術輔助領域的實力。
?
  在收購完成后的一個月,美敦力在美國推出了Mazor X Stealth機器人輔助脊柱手術平臺。
?
  美敦力的高管預計,Mazor X Stealth將幫助美敦力拓展神經外科業務,并創造出對脊柱植入物的需求。
?
  6、Colfax Corp– DJOGlobal
?
  2018年收入:11.86億美元
?
  DJO Global是一家專注于膝蓋、肩部、臀部植入物、關節和脊柱支撐設備的醫療器械公司。
?
  科爾法公司(Colfax Corp)在今年2月份以31.5億美元收購了DJOGlobal,這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交易,希望能夠滿足嬰兒潮一代日益增長的對膝蓋和髖關節植入物等醫療設備的需求。
?
  7、NuVasive
?
  2018年收入:11.02億美元
?
  該公司位于美國加州圣迭戈,是一家創新醫療設備公司,致力于開發顛覆性的微創手術產品和類頸椎置換器械,是全球第三大脊椎醫療器械公司。今年2月初,有媒體報道,施樂輝公司(Smith & Nephew)計劃收購NuVasive,交易總額或超過30億美元。
?
  NuVasive的首席執行官ChrisBarry在2月份的投資者報告中表示,“Nuvasive在2018年實現了超過7%的同比強勁收入增長,表明該公司有能力在相對平穩的美國脊柱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
  8、Wright Medical
?
  2018年收入:8.362億美元
?
  該公司總部位于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是一家專業的骨科設備和生物矯正材料公司。
?
  9、Orthofix Medical
?
  2018年收入:4.53億美元
?
  10、ConMed(康美)——骨科
?
  2018年收入:4.467億美元
?
  康美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紐約的全球醫療科技公司,致力于骨科和外科領域微創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及推廣,在全球醫療器械行業中具有重要地位。
?
  在2018年,該公司美國國內骨科收入增長4.5%,國際骨科收入增長3.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證140722號 藥品醫療器械網絡信息服務備案(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3)第00464號網絡備案:京ICP備12039121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750號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清路9號匯智大廈B座7層 www.rongzhiquan.com ?2017-2025 泰茂股份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