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衛生健康委、財政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市疾控中心、市醫療衛生指導中心、市衛生健康委大數據與政研中心、市精保所、市婦幼保健院:
???? 為落實2022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做好2022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國衛基層發〔2022〕21號)部署要求,現就做好2022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和任務
(一)2022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內容
1.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統籌實施好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高血壓及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以及中醫藥健康管理、衛生監督協管等服務項目。
2.不限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的地方病防治、職業病防治、人禽流感和SARS防控、鼠疫防治、國家衛生應急隊伍運維保障、農村婦女“兩癌”檢查、基本避孕服務、兒童營養改善、新生兒疾病篩查、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健康素養促進、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衛生健康項目監督等15項服務內容,相關工作按照原途徑推動落實。
(二)2022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任務
依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新劃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關工作規范(2019年版)》開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完成北京市2022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目標(見附件1)和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任務(見附件2)。北京市2022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目標未列項目按照上述規范落實,確保服務對象及時獲得相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三)工作調整
根據財政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修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5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社〔2022〕31號,以下簡稱《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和有關工作調整安排,2022年起,重大疾病及危害因素監測、國家隨機監督抽查以及人口監測不再列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單位要做好工作銜接,確保相關工作的連續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相應的補助資金可由各區結合本區實際加強“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服務。同時,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新增優化生育政策相關服務內容(工作規范另發)。
二、明確項目經費補助標準和資金管理使用
2022年,北京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105元,其中,專項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疫情防控工作人均標準不少于10元。各區要嚴格落實《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和《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下達2022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財社〔2022〕52號),明確年度績效目標任務并及時分解下達,加快資金撥付和執行進度,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對發現有存疑資金的,要按要求立即上報,不得擅自分配處置。持續推動采取“先預撥、后結算”的方式,落實鄉村醫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并做好政策培訓,嚴禁克扣、挪用。各區資金落實情況,由區級財政部門會同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匯總并加蓋公章(見附件3),于10月5日、次年1月5日前分別報市衛生健康委財務處和市財政局社保處匯總,按要求報送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財務司和財政部社會保障司。
三、切實抓好基層常態化疫情防控
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政策和專業培訓,保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掌握相關法規政策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強對基層醫務人員的疫情防控相關知識技能培訓,確保基層醫務人員熟知最新版防控和診療方案,及時學習和掌握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制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引(防控指引網址鏈接:https://www.bjcdc.org/ColumnAction.do?dispatch=getEjPage&id=4473&cID=4475)。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要求規范開展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和核酸采樣。統籌新冠病毒疫苗和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優化接種空間布局和流程,強化疫苗接種服務質量。加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醫師培養、配備力度,原則上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服務能力標準的機構要率先配齊公共衛生醫師。做好疫情防控相關物資儲備,并保持動態更新,對未經歷聚集性疫情處置實戰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年內要結合實際,參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重大疫情防控預案與演練手冊》開展不少于一次的疫情防控全流程和全要素演練。結合社區(村)、街道(鄉鎮)層面疫情防控整體工作,加強對登記在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服務和規范管理,同時指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設立心理專干,加強對各類人群的心理健康促進和知識科普宣教工作。
四、統籌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點工作
(一)切實做好“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務
1.加強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等精神,積極推進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各區要優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項目,結合實際開展老年人認知功能初篩服務,對初篩結果異常的老年人,指導其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復查。各區要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培訓指導,規范組織開展健康體檢,優化流程,加強質量控制。健康體檢結果要及時反饋本人或其監護人,并根據體檢結果做好健康管理,對結果異常的,要指導及時就診并做好追蹤隨訪。各區要指導醫療衛生機構結合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日常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等,動態更新、完善老年人健康檔案,結合老年人健康體檢大數據分析,優化區域健康管理服務。
2.強化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落實《決定》有關精神,根據《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為0~6歲兒童提供規范化、有質量的健康管理服務。加強嬰幼兒科學喂養、生長發育、疾病預防、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導。促進吃動平衡,預防和減少兒童超重和肥胖。強化兒童視力檢查、眼保健和發育評估,對發現異常的,要指導到專業機構就診。加強上級醫療機構和婦幼保健機構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指導,鼓勵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強兒童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提供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服務。
(二)推進城鄉社區醫防融合能力提升
城鄉社區醫防融合能力提升工程已納入《“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各區要依托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為切入點,以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培養1-2名具備醫、防、管等能力的復合型骨干人員為核心,持續加強對基層醫務人員《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和《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等知識培訓,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開展高血壓、2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推動提升城鄉社區醫防融合服務能力。探索建立以基層醫生團隊為績效評價單元、以健康結果和居民滿意度為導向的評價體系,提高對團隊、個人的績效激勵力度。鼓勵各區通過醫聯體等多種形式推動慢病管理服務緊密銜接、上下聯動。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依托數字化、智能化輔助診療和隨訪、信息采集等設備,優化服務方式,推進醫防智能融合。
(三)全面推進電子健康檔案普及應用
有效發揮居民健康檔案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居民全流程健康管理中的基礎性支撐作用,推進電子健康檔案管理平臺與區域范圍內醫療機構電子病歷系統及婦幼保健、計劃免疫、慢病管理、老年健康信息等重點公共衛生業務系統的條塊融合和信息共享,推動實現數據“一數一源”、一人一檔,確保數據質量可控、源頭可溯,切實為基層減負。推進以“居民為中心”的個人健康檔案數據跨機構、跨區域動態歸集更新和便民服務,持續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向居民個人開放。鼓勵有條件的區探索將可穿戴設備標準化信息導入健康檔案,作為居民健康信息的參考數據。依托居民健康檔案管理量化醫務人員服務數量、質量和效果,并與績效評價結合,實現精細化、高效化管理。同時,各區要嚴格執行信息安全和健康醫療數據保密規定,加強數據應用服務的信息防護,確保信息安全。
五、進一步加強項目績效管理
全面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預算績效管理,科學規范設置績效目標,做好績效運行監控和績效評價,加強績效結果應用,確保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探索將市級復評與各區初評結果的一致性納入績效評價,具體包括各區自評、市級復評和區域普查、隨機抽查、重點核查,其中隨機抽查和重點核查通過電話調查、飛行檢查、遠程抽查等形式開展,不增加基層工作負擔。鼓勵采用多種方式將居民滿意度調查問卷和反饋結果嵌入服務流程。
六、持續做好項目宣傳
加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視、宣傳片以及各種新媒體途徑廣泛宣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影響力,調動群眾接受服務的積極性。鼓勵突出重點,加強對0~6歲兒童、老年人、孕產婦、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的宣傳和推廣,突出實效,明確服務內容、服務機構和服務路徑。對推動工作中發現的典型經驗,請及時總結并報送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處。????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
202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