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難、看病煩,病人到醫院排半天隊,就診就只有幾分鐘。而“互聯網+”時代,新技術的運用是解決這些難題的“神器”。徐州市通過“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十項行動計劃,正在努力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更省心、更放心、更貼心的診療服務。
用好一個平臺。利用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初步實現以電子健康檔案為載體,跨區域、跨機構、跨業務系統健康信息的互聯共享,促進了全市健康大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徐州健康通”,設立檢驗檢查結果查詢、健康教育信息推送等功能,逐步向居民開放電子健康檔案,引導居民開展健康管理。
完善三套系統,即預約診療、“一卡通”服務和分級診療系統。采用手機APP、政務平臺、掛號網、醫院網站等多種“互聯網+”形式,提供網上預約掛號服務,實現全市號源統一實時管理。以社保卡為載體,打造醫療健康服務“一卡通”,患者只需持卡即可完成所有診療活動。同時,積極實施基層信息系統提檔升級,開展分級診療系統建設,提供基于醫聯體框架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基層醫療機構的預約診療、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協同門診等服務,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系統功能,提高管理效率。
搭建五大中心,通過打造遠程會診、影像、檢驗、病理和心電“五大中心”,利用徐州市中心醫院、徐醫附院、徐州醫科大學區域醫療優勢和學科優勢,向下延伸,覆蓋全市所有基層醫療機構。向上與北京、上海等先進地區專家實現實時會診,向外拓展,開展面向淮海經濟區的遠程醫療服務,讓更多的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到大城市大醫院大專家的優質醫療服務。
近年來,徐州市在全省率先推進“大基層”工作試點,不斷加強基層基本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15分鐘健康服務圈”,提升服務能力,為城鄉居民提供覆蓋生命全過程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目前,徐州市已累計建成1個全國百佳衛生院、1個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國家級優質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6個國家級群眾滿意鄉鎮衛生院。同時,優化功能布局,加快推進29個農村基層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4個城市社區醫院建設。在進一步加強基層機構建設的同時補齊基層短板,精心實施基層衛生人才“強基工程”,培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色科室,全面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能力。深化基層機構運行機制改革,加快推動財政補助、人事分配、價格等政策落實,提高基層一線醫務人員實際待遇,激發基層機構運行活力。
到2020年,徐州市每千人口執業醫師數將達到2.57人以上、護士數達到3.14人以上,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數將達到3.5人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65%以上,每個家庭擁有1名合格的家庭醫生。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當前,徐州市正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期,發展繁榮醫療衛生事業、助推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需要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徐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吳憲表示,下一步將以推動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旋律,以建設區域醫療衛生中心為主抓手,持續推進落實“大衛生大健康”政策,全力加快“名醫名科名院”建設,不斷鞏固提升徐州市在淮海經濟區的醫療首位度,以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回報社會、造福人民,為加快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