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守護群眾健康的最前沿陣地,醫療器械的安全合規使用直接關乎診療成效與生命安全。興安縣市場監管部門直面基層醫療單位器械管理的痛點難點,以一套精準有力的“組合拳”推動監管效能顯著提升——今年以來已依法查處醫療器械相關案件12件,案件查辦數量與質量均位居全市前列,為筑牢基層醫療安全防線交出亮眼答卷。
??? 直擊“沉疴痼疾”,精準施策破解監管難題。興安縣轄區內基層醫療機構數量眾多,鄉鎮診所(衛生室)占比超80%,針對這一現狀,市場監管部門深入梳理監管工作中的核心痛點,主要體現為:監管對象呈現“小而散”的特點,增加了全面覆蓋的難度;基層監管人員數量不足、專業力量“薄而弱”,影響監管效能;同時,村衛生室整改后易反彈、長效管理難以維持,成為持續規范的阻礙。為有效破解上述難題,市場監管部門靶向發力,深入一線調研,錨定消除風險隱患這一核心目標,通過靶向施策、周密部署,著力夯實專項工作基礎,確保各項舉措精準落地、取得實效,從源頭扎緊合規“籬笆”。
??? 鍛造“火眼金睛”,專業隊伍賦能高效執法。打鐵還須自身硬。面對醫療器械技術性強、法規更新快的特點,興安縣市場監管部門將監管能力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一方面,構建常態化學習機制。今年以來制定了行政處罰案件經驗交流例會制度,每兩周召開一次,目前已舉辦11期,有22位執法人員分享了辦案經驗和心得,詳細解讀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相關法律法規,剖析法律條款在實際監管中的應用。通過案例交流,重點提升執法人員現場檢查技巧、證據收集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另一方面,推行“以案代訓”“骨干帶新”模式,在復雜案件查辦中錘煉隊伍真本領。一支法規熟、業務精、善攻堅的專業化監管隊伍正成為守護用械安全的中堅力量。
??? 拉網“排雷除患”,嚴格執法守牢安全底線。安全底線不容觸碰。市場監管部門堅持“零容忍”態度,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器械使用環節全覆蓋、拉網式風險排查。檢查過程不走過場,緊盯關鍵環節,深挖細查。一是嚴查采購渠道,抽查核查產品的隨貨同行單、供應商資質、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等材料,確保來源合法;二是細查進貨查驗、大型設備使用和維護記錄等,核對其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保障全程可追溯;三是實地查醫療器械儲存條件,如查看體外診斷試劑等是否按儲存溫度進行保存等;四是重點查各基層醫療單位是否存在使用過期醫療器械的行為。對于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目前共檢查藥店70家次,基層醫療單位98家次,立案查處醫療器械案件12件,已結案9件,罰沒款共計6.3萬元,有力震懾了違法行為,彰顯了執法權威。
??? 播撒“合規種子”,多維宣貫根植責任意識。合規意識的提升是治本之策。市場監管部門在日常檢查中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解等方式,向基層醫療單位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宣傳醫療器械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將枯燥的法規條文轉化為基層醫務人員“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實操指南。同時以案說法,剖析違規使用的危害和后果,從思想上提升其對合規使用醫療器械的重視程度,引導從業人員變“要我合規”為“我要合規”,讓安全用械的理念在基層落地生根。一位鄉鎮衛生院的負責人感慨地說:“以前對器械管理有些模糊地帶,現在有了清晰指引,還知道違規的嚴重后果,管理起來心里更有底了。”
??? 半年來,這一系列靶向精準、多措并舉的監管實踐,不僅顯著提升了案件查辦效能,更有效規范了基層醫療器械使用秩序,降低了潛在安全風險,為保障群眾用械安全構筑起堅實屏障?!笆刈o基層醫療器械安全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接力賽。”興安縣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精準監管模式,完善長效機制,在鞏固現有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智慧監管手段,推動社會共治,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