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阿里健康公布了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6個月的中期業績。財報顯示,阿里健康報告期內營收人民幣5502.7萬元,同比增長220.0%,歸屬于母公司擁有人虧損約1.0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約1億元。
?
公告顯示,阿里健康主要從事運營中國藥品行業所用之電子監管網、建設醫療服務網絡及醫藥電商業務(包括運營B2C醫藥業務以及向天貓主體提供外包及增值服務)。
?
在電子監管網方面,電子監管碼今年被CFDA叫停,阿里健康開發出了第三方藥品追溯平臺“碼上放心”,根據“碼上放心”官網介紹,該追溯平臺面向企業,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服務,通過追溯碼觸達消費者,建立會員體系,提供豐富的互動營銷和品牌推廣服務,幫助企業強化產品品牌,擴展渠道,促進銷售;面向各級政府,提供制定產品溯源體系規劃的專業咨詢、協助制定產品追溯標準和規范、共建產品溯源示范區并總結經驗復制推廣,幫助政府創新監管服務機制,不斷提高科學監管服務水平與監管服務效能,提升產品質量安全與公共安全管理水平;面向消費者,提供產品信息溯源、教育、導購等服務,讓消費更放心更便捷。此外,“碼上放心”追溯平臺完全兼容“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和“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的追溯標準,支持企業兩網歷史數據的無縫遷移。
?
同時,“碼上放心”官網顯示,疫苗生產企業基礎服務與公眾查詢服務永久免費,企業的基礎服務可以享受三年的免費,企業的基礎服務包括:數據遷移、產品發碼和基礎流向追溯。截止到目前,已有超過2000家企業入駐“碼上放心”平臺,為阿里健康帶來了4898.3萬元的收入。
除了電子監管碼的“失去”,阿里健康今年還遭遇了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的叫停,2016年8月,阿里健康于完成收購擁有C類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的廣州五千年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后更名為阿里健康大藥房),啟動B2C藥房業務。阿里健康大藥房線上自營店于2016年9月12日正式開業,本期內B2C藥房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38萬元,并表示B2C業務將快速成為阿里健康下一階段最重要的營業收入來源。此外 ,阿里健康還成立了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該聯盟旨在提升藥店的服務能力,增加使用者對藥店的粘性,使藥店由銷售終端向健康生活重點轉變,截止到目前,該聯盟已覆蓋全國百余個城市的上萬家藥店。
在服務提供方面,2016年9月13日,阿里健康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主體所簽訂的服務協議正式生效。根據服務協議,阿里健康開始獨家為天貓平臺醫藥相關類目提供招商、商戶客服、技術支持等外包及增值服務并收取相應的服務費。截至2016年9月30日,阿里健康所取得的相關服務費收入為人民幣307.4萬元,還有本期間來自廣告等其他業務的收入為159萬元。
對于未來,在電子監管網方面,阿里健康表示將利用過往所積累的平臺運營經驗,未來持續加大在市場化主導的追溯系統平臺投入,攜手企業、行業協會、各級政府、協力廠商技術服務商共同構筑健康生態體系,開拓追溯平臺服務功能。
在醫藥電商方面,針對我國醫藥保健產品之分銷商高度分散且供應鏈冗長的特點,阿里健康將致力于用互聯網的解決方案提升醫藥保健產品供應鏈的透明度,減少資訊不對稱,提升供應 鏈 效率,同時繼續致力打造更加高效的藥品分銷網路,以技術驅動和商業模式創新來提升使用者 驗,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在醫療服務方面,將繼續積極探索面向農村地區的醫療健康服務,依托已經覆蓋28個省的農村淘寶服務站,與阿里巴巴的電商、金融、教育和文娛等資源一起下沉到基層,推進新農村建 設。接下來,阿里健康還將分階段在農村淘寶服務站配置智能設備,提供慢病篩查與管理服務,進一步緩解城鄉地區醫藥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滿足農村群眾越來越高的醫療健康服務需求。
在健康管理方面,阿里健康表示將繼續通過智能關愛計劃完善健康管理平臺,為消費者提供生命全過程、工作全天候的健康管理服務,同時,還將與更多的合作者探索通過大數據分析應用,為公 眾 建立個性化電子健康檔案,推動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預防、治療、康復和健康管理的一體化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