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意見》提出了六大舉措:一是加大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力度。要求從2018年起,全省所有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資格的26家三甲級醫院,必須全部設置全科醫學專業基地。同時,這些醫院要增加全科醫療診療科目,在院內獨立設置全科醫學科,還要指導對口的基層醫院做好基層實踐教學工作。二是豐富全科醫生隊伍的結構。鼓勵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的有經驗的專科醫生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經過考核合格后,可以在培訓基地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同時在保留原有執業范圍的同時,加注全科醫學執業范圍,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三是全科醫生收入、待遇和工作業績直接掛鉤。該省在全科醫生的薪酬制度上做出重大突破,可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按照50%~70%比例用于家庭醫生團隊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薪酬分配,且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調控基數,并將10%的比例用于家庭醫生團隊的教育培訓活動。簽約服務費的來源除了簽約服務對象付費之外,醫保基金也按一定比例投入。四是改善全科醫生職業發展前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的本科學歷全科醫生,在人員招聘、職稱晉升、崗位聘用等方面,享受與碩士研究生同等待遇。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并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通過后直接聘任中級職稱。五是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全科診所。支持符合條件的全科醫生個體或合伙在城鄉開辦全科診所,要求到2018年年底各市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全科診所不少于5家。六是發揮全科醫生的健康扶貧作用,到2019年,通過全科醫生特崗計劃,力爭將全科服務覆蓋到全省58個深度貧困村所在鄉鎮的鄉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