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印發通知,決定試行醫學檢驗實驗室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鼓勵醫學檢驗實驗室和其他醫療機構建立協作關系,由醫學檢驗集團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提供檢查檢驗服務。對擬開辦集團化、連鎖化醫學檢驗實驗室的申請主體,可以優先設置審批。
? ? 醫學檢驗集團化發展有深層次的原因,目的是通過醫學檢查檢驗數據互信互享,極大地減少醫療機構醫生大量的不必要醫學檢查,提高檢驗檢查時效,緩解病人“看病難,看病貴”。可以說,此舉是繼拿醫藥開刀之后的又一重要醫改舉措,應該大力推行。
? ? 但在基層采取這樣的做法,恐怕目前條件還不成熟,或者說行不通。筆者通過對豫北8個縣市的考察發現,目前在基層設立醫學檢查檢驗集團有五大難點或疑問:
? ? ? ? ? ? ? ? ? ? ? ? ? ? ? ?
? ? 誰來投資?
? ? 醫學檢驗集團的設立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這筆資金誰來投?大型高效益企業在這些地方很少,縣財政收入又低,8個縣有3個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財政發公務員的工資都困難,政府投資不現實,PPP模式缺少來源,加上醫療機構在編人員工資發放困難(如個別縣財政的在編補貼僅占在編人員工資的8%),醫療機構也不會拿出更多的資金出來共建。
? ? ? ? ? ? ? ? ? ? ? ? ? ? ? ?
? ? 原有的檢驗設備怎么辦?
? ? 提升檢驗質量是醫療檢驗集團化的目的與宗旨之一,當然需要高質量的檢驗設備,當然不會接受醫療機構的原有設備。那么,這些醫療機構的醫療設備怎么辦?政府不可能接受“淘汰”的醫療設備,新的檢驗集團也不會折舊收“破爛”。如果不能對這些醫療設備進行妥善處理和補償,醫療機構無疑會抵制檢驗集團的醫療檢驗數據,不給檢驗檢查提供資源,繼續使用原來的檢驗檢查設備自行檢查。那么,醫療檢驗集團就只能是空架子,失去當初改革設計的意義。
? ? ? ? ? ? ? ? ? ? ? ? ? ? ? ?
? ? 集團與醫療機構怎么分成?
? ? 這個問題很關鍵,是各方合作的基礎,究竟誰拿大頭?比例如何才算合理?需要有科學、合理的分配方案。恐怕在設立醫療檢驗集團之前就需要有專家進行科學考察論證,其中不排除得到醫療機構的基本認可及接受。除非政府按編制給予足額的人員經費,讓醫療機構不再將檢驗檢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否則醫療機構很可能不會接受。這要求政府財政有充分的準備。
? ? ? ? ? ? ? ? ? ? ? ? ? ? ? ?
? ? 如何選址?
? ? 設立檢查檢驗中心為的是讓區域醫療機構都能得到合理、適宜的檢驗服務,但如果不能居中建設,或多家醫療機構沒有均衡的交通便利,雖然信息化可以迅速傳接檢驗檢查數據,不誤醫療診斷與治療,但個別需要病人親自到場或需要有關人員到院服務的,不管是耗時還是費用支出,都給醫患雙方及檢驗中心帶來新的問題,這些支出誰來負責?另外,在多家縣級醫院中選擇中心位置,建立醫療檢驗集團,地址的選擇有難度,征地很困難,怎么辦?
? ? ? ? ? ? ? ? ? ? ? ? ? ? ? ?
? ? 緊急檢驗、醫療保險咋處理?
? ? 有消息稱,醫學檢驗實驗室屬于單獨設置的醫療機構,獨立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但檢查檢驗不及時或者存在質量問題,影響到治療和搶救,引起醫療糾紛,醫療檢驗集團負責嗎?患者的損失由誰來賠償?醫療機構的信譽損失由誰來補救?
? ? 這一切,均需慎重考慮。因此筆者認為,基層檢驗檢查的集團化發展,在目前有較大的難度,希望有關部門切莫盲目上馬,否則對患者、醫院、社會都將失去當初的設計目標,這就提醒醫械商,對基層檢驗檢查集團的設備購置,必須有多方位的細致考察,條件不成熟切莫隨意簽約。?
? ? ? ? ? ? ? ? ? ? ? ? ? ??
(摘自醫藥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