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央視播報了國務院各機構改革當前進展。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兩個月以來,第一階段任務已完成。
超級醫保局地址曝光
截止目前,32個新建和重新組建的部門已經有31個綜合部門實行集中辦公,25個需要新掛牌子的部門已經有24個掛牌,51個需要制定 “三定”和重新修訂“三定”的部門大多數已經制定了三定規定的初步意見稿。
也就是說,目前僅剩國家醫療保障局尚未掛牌。不過,據央視新聞聯播透露,醫保局地址已定,實現集中辦公。
此外,日前,網上也流出國家醫療保障局的機構設置內容。據這些內容顯示,醫保局將下設8個組成部門,包括辦公廳、基本醫療保險司、協議及法規司、內控監管司、信息中心、清算中心、經辦中心以及醫療保險研究室。
既然醫保局地址已經選定,距離一把手就位應該不會太久。據《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俠客島”報道,此次中央和國家機構改革,2018年年底前會落實到位。所有地方機構改革,在2019年3月前基本完成。
雖然醫保局仍猶抱琵琶半遮面,但是與之相關的工作,各省均在有序推進。近來動作比較頻繁的,主要是推進按病種付費、放開公立醫院自主采購、統一城鄉醫保。
按病種付費強力推進
2018年4月2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2018年綜合醫改重點工作及任務清單》。
其中,提出進一步鞏固臨床路徑管理+按病種付費。
鞏固縣級公立醫院臨床路徑管理成效,覆蓋150個以上病種;推進省、市級公立醫院臨床路徑管理。
繼續推進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按病種付費,擴大病種范圍,提高執行率,其中:新農合達到150個病種50%執行率,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達到100個病種30%執行率,合肥、蚌埠、滁州3個試點市達到150個病種40%執行率。
早在2017年6月28日,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就將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到了新的高度,并且提出明確的時間表。
《指導意見》提出了明確的改革目標,要求未來將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并要求到2020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及醫療服務。
放開公立醫院自主采購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13號)提出要求:
在推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或已制定醫保藥品支付標準的地區(或針對已經制定支付標準的品種),率先放開公立醫院自主或聯合帶量、帶預算采購。
近日,醫療機構自主議價、自主采購在江西省率先成為現實。
5月4日,江西省藥品招標采購領導小組發出通知,即日起,所有已正式納入江西省醫藥采購服務平臺的掛網采購藥品,可由醫療機構按有關規定,在采購平臺與企業自主議價采購。
多省份統一城鄉醫保
4月20日,江蘇省人社廳發布通知,將整合城鄉居民醫保目錄, 并于2018年7月1日起執行。
據賽柏藍統計,全國已有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上海、浙江、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安徽等省市,對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已經進行總體規劃部署甚至全面實現整合。
在機構改革之前,2016年1月23日,國務院就發布《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
意見要求城鎮居民和新農合要實現六統一,即“統一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
2016年9月27日,人社部再印發《關于深入學習貫徹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的通知》。
通知強調,加快推動城鄉基本醫保整合,努力實現年底前所有省(區、市)出臺整合方案,2017年開始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盡管,醫保局還未正式掛牌,但其統籌下的各項工作,不少省份已實際著手推進,這也讓業內人士對于醫保局的正式運行有更多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