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5年起,印度穆扎法爾布爾(Muzaffarpur)有數百位貧窮的兒童莫名其妙地患上了癲癇,并且感覺大腦迷糊,通常是在早上。很多人很快死去。這種情況通常于每年5月至7月間發生。比如,2014年,穆扎法爾布爾的醫院接收了390名患這種病的兒童,其中122人死亡。
沒有人知道是什么引起了這種急性大腦疾病,但是疾病爆發的時間很可疑,恰好也是荔枝成熟的時間。這表明這很可能與荔枝有關,因為穆扎法爾布爾是盛產荔枝的地區。那么,是荔枝上的細菌?殺蟲劑?還是有毒金屬?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回顧了所有相關文獻,并調查了2014年的事件后發現,荔枝自身的化學物質可能是導致前一天晚上沒吃晚飯的孩子患病的元兇。該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日的《柳葉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上,是目前為止關于穆扎法爾布爾神秘大腦疾病最大規模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了有力的證據表明,荔枝是造成疾病爆發的原因。
該研究開始于2013年,研究人員收集了盡可能多的關于穆扎法爾布爾神秘疾病的研究。所有的案例研究都涉及兒童,年齡范圍從6個月到14歲不等。研究人員在患病兒童身上觀察到血糖降低的情況。一項2013年的研究發現,荔枝含有一種名為亞甲環丙基甘氨酸(methylenecyclopropylglycine,MCPG)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在動物身上也會造成相同程度的血糖降低。最終,研究人員發現了次甘氨酸方面的病例,當食用了西非荔枝果(與荔枝類似的另一種水果)時,次甘氨酸就會導致神經學癥狀。事情真相漸漸浮出水面,但是目前還沒有研究將荔枝與大腦疾病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