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材料: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工作情況
2015年,經國務院同意,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啟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提出2015-2017年,利用3年的時間,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明顯改善,社會滿意度明顯提高,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目標。“行動計劃”實施兩年來,在全國醫療衛生戰線全體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效。?
一、服務流程不斷優化,有效增加群眾“獲得感”?
各地運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改進服務質量。截至2016年底,1378家醫療機構提供移動支付結算方式,同比增加710余家;1445家三級醫院建立信息庫,為患者提供信息查詢和推送服務,同比增加200余家;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平均達到38.6%,同比提高6.5%,3329家醫療機構實現分時段預約診療,有效減少患者的候診時間。?
二、醫療質量不斷改進,持續增強群眾“信任感”?
各地大力推行臨床路徑管理,認真落實優質護理要求,不斷加強合理用藥管理,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截至2016年底,7700余家醫療機構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其中三級醫院1953家、二級醫院5792家,同比分別增加354家、1229家;所有三級醫院、6000余家二級醫院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1507家三級醫院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臨床合理用藥指導。?
三、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全面增進群眾“幸福感”?
醫院通過推行日間手術、專病門診、多學科聯合門診等模式,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截至2016年底,396家醫療機構設置日間手術中心,同比增加近300家,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比例達11%;6800余家醫療機構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覆蓋了1330個縣。?
四、努力和諧醫患關系,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實現縣級區域全覆蓋,醫療責任險和醫療風險互助金參保醫療機構近7萬家,覆蓋超過90%的二級以上醫院,“三調解一保險”的醫療糾紛預防處理機制作用日益凸顯。?
2017年是第一個3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在以城市三級醫院為重點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從以下11個方面深入落實“行動計劃”:?
一是科學實施預約診療,逐步擴大實名制預約診療試點,探索開展檢查檢驗集中預約。二是加強醫療資源調配,根據就診情況,靈活調配機構門診、住院、藥房等醫療資源。三是推行日間醫療服務,加強日間手術精細化管理,探索開展其他日間醫療服務。四是持續提升醫療質量,落實《醫療質量管理辦法》,重點做好分級診療醫療質量連續化管理,并加強臨床科室和醫技科室醫院感染管理。五是推進臨床路徑管理,進一步提高臨床路徑管理覆蓋面,充分發揮臨床路徑作為醫療質量控制與管理工具的作用。六是創新急診急救服務,鼓勵探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多學科診療模式。七是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提供信息查詢與推送、信息化結算支付服務,搭建雙向轉診信息平臺,保證分級診療服務的連續性。八是深入推進優質護理,進一步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九是加強藥事管理和藥師隊伍建設,轉變藥學服務模式。十是發揮中醫特色優勢,探索建立中醫綜合治療等模式,滿足患者中醫醫療服務需求。十一是加強診區安全與患者隱私保護,為醫患雙方提供良好診療環境,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樹立行業良好風氣。?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在推動重點工作的基礎上,探索把切實有效的舉措固化為醫療機構工作制度,并研究提出下一個3年的“行動計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