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貴州省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為重點,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為突破口,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逐步建立符合我省實際的分級診療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合理就醫秩序。
2017年,全面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工作。到2020年,分級診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機制更加完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基本形成,符合省情的分級診療制度基本建立。
明確醫療機構功能定位
城市三級醫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服務,對轄區內下級醫療機構進行業務指導,接收下級醫療機構轉診,并承擔人才培養、醫學科研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等任務。
縣級醫院主要承擔接收三級醫院轉診的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后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癥穩定期患者,提供縣域內居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突發事件現場醫療救援,搶救急危重癥患者,向上轉診疑難復雜疾病患者,接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上轉患者等工作任務。
城市二級醫院主要接收三級醫院轉診的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后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癥穩定期患者。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康復醫院、護理院等主要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超出功能定位、超過服務能力疾病的向上轉診服務,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復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腫瘤患者等提供治療、康復、護理服務。
推動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
全力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遠程醫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模式。積極創建國家西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2017年實現鄉鎮衛生院遠程醫療全覆蓋,分級診療信息管理功能基本覆蓋二、三級醫院和8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提升衛生機構服務能力
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能力。到2020年,每個縣級醫院建設重癥醫學科、急診急救體系和5個以上重點專科,培育提升5個以上薄弱學科,縣域內外轉率排名前5至10位的臨床專科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提高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2017年,每個縣(市、區)至少建設1所政府辦二級甲等綜合醫院、一所二級甲等中醫院(或中醫科、中醫部),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分別達100%、85%、7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占同類機構診療總量比例超過30%。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2017年,實現每萬名城市居民至少擁有2名全科醫生、鄉鎮衛生院至少有1名全科醫師。到2020年,力爭按核定編制和崗位配齊衛生技術人員,45周歲以下執業醫師100%達到本科以上學歷。
構建分級診療模式
全面推行基層首診。2017年,居民2周患病首選基層醫療機構的比例達到70%以上,城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化診療和管理率達到40%以上。
全面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左右,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左右。
健全分級診療保障機制
適當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住院報銷比例,適當拉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二、三級醫院的住院起付線和報銷比例差距。
逐步推進公立醫院實施按臨床路徑、按病種、按服務單元收費等多元化收費方式。
探索建立簽約醫生服務團隊中全科醫生、專科醫生、公共衛生醫生之間的協作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