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社會辦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審批!對于社會辦醫療機構來說,無疑是一種大放開!醫療機構買設備更方便,相關企業也會從中受益。"
7月24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海市翁鐵慧副市長介紹**新制定的《關于推進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醫學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上海“健康服務業50條”)相關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健康服務業50條”中,明確提出:
推廣管理模式,將上海自貿區社會辦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管理模式推向全市
在民營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審批上,早在今年1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上定了2件大事,其中1件就是:
在上海浦東區進行試點,取消社會辦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核發等審批
而這一次,上海市要從浦東自貿區試點推向全市,全面落地取消社會辦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審批,意味著從試點到全面落地,乙類大型設備審批真正迎來大放開!
11個自貿區或將進一步落地取消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審批去年8月原國家衛計委明確“探索在國務院批準的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對社會辦醫療機構配置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實行告知承諾制,省級衛生計生部門要制定相應的事中事后監管措施并加強監管。”
雖然是告知承諾制,但并未完全放開,取消行政審批、改為備案制。
而這一次上海市明確取消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審批,要從自貿區試點向全市推行,這無疑是歷史性的一步!
上海先行放開,待條件成熟,其他的自貿區必然要跟上,而社會辦醫療機構的乙類大型醫療設備配置預計會迎來新一輪的大爆發!
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配置收緊,民營醫院市場將井噴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對大型醫用設備實施嚴格的配置審批管理,醫療機構獲得《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后,方可購置大型醫用設備。其中,甲類大型設備由國家衛健委審批,乙類大型設備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審批。
而在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于印發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衛規劃發〔2018〕12號》中,已經明確規定:
**配置的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原則上不超過5臺,其中,單一企業生產的,不超過3臺。
僅這一項內容就明確,在大型醫療設備配置上,公立醫院是要明確收緊的,并且在各省現代醫院制度中,都明確嚴禁舉債配置。在此時國家放開社會辦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療設備審批,意味著民營市場將在政策紅利之下,迎來新一輪的市場爆發!
與公立市場唱衰完全相反的是,民營市場可謂是火熱!
從上海“健康服務業50條”中就可以看出,上海市對社會辦醫的支持力度可謂空前。在診所設置規劃上,放開100張床位及以上的高水平社會辦醫療機構、全科診所和中醫診所規劃限制,淡化等級制度;支持注冊全科醫生自主執業開辦全科醫生診所,并實行備案制;放寬科目設置,將診所診療科目設置從1個擴大到4個。
而今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上還明確社會辦營利性醫療機構床位數逐步實行自主決定。這也是對社會辦醫療機構數量和規模的大放開!
再加上國家對10類第三方獨立的醫療機構審批放開,2018年隨著社會資本的涌入,這一領域的醫療機構數量也將會大幅增加!
尤其是國內獨立醫學影像中心,其規模在500億以上。其中CT(斷層掃描)、MR(核磁共振)市場規模在350億左右,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市場規模在50-100億,DR(數字化X射線攝影系統,俗稱拍片)市場規模約140億。
在此時,民營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療設備審批放開,并且隨著民營醫療機構的井噴,公立醫療機構明確限制大型設備購置,民營市場將是乙類大型醫療設備未來**有前景的市場,設備需求數量將迎來猛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