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跨省異地就醫問答?
??? 編者按: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總理工程。為進一步滿足參保人員異地就醫需求,解決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墊支壓力大、跑腿報銷難”等問題,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自治區人社廳、社保局積極爭取,緊緊抓住國家啟動全國跨省異地就醫工作有利時機,周密安排,制定推進實施方案,高標準完成了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系統改造和與國家平臺對接測試,已正式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2月17日,寧夏參保退休人員李先生通過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在海南省海口市人民醫院成功結算了寧夏第一例跨省異地就醫費用,標志著寧夏異地就醫系統與國家異地結算系統成功對接,也標志寧夏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正式拉開了序幕。就近期群眾關心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問題,記者采訪了自治區社保局醫保結算處劉燕處長。
問:什么是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答: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指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在參保地辦理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后,持社會保障卡在省外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就醫地直接結算的行為。
問:哪些人員可以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答:可以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員范圍有4類,分別是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駐外工作人員和符合轉診規定人員;按照國家安排,2017年開始逐步解決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年底擴大到符合轉診規定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結合戶籍和居住證制度改革,逐步將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和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納入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覆蓋范圍。
問:如何辦理跨省異地就醫備案?
答:跨省異地就醫實行備案制度,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可在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登記備案,也可以登錄網站辦理備案。
?。ㄒ唬┊惖匕仓?、異地長期居住、常駐異地工作人員,填報《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登記表》所需信息,憑本人社會保障卡及相關材料(異地居住或工作證明),在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備案手續。
?。ǘ┓限D診規定參保人員,憑《基本醫療保險轉診轉院書》及本人社會保障卡,在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備案手續。
?。ㄈ盒阅[瘤、器官移植及術后、透析住院治療患者,持本人社會保障卡和疾病診斷證明書或住院病歷,直接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按轉診轉院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
已完成異地就醫備案的人員,若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聯系電話等信息發生變更,或轉診人員在異地就醫期間再次轉院或入院,直接向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申請變更。
參保人也可登陸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上服務大廳(http://www.12333nx.gov.cn)自助辦理異地備案和備案變更,完成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信息錄入,上傳相關證明材料,經參保地經辦機構確認后,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和變更手續。
問:跨省異地就醫憑證是什么?
答:社會保障卡是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身份識別和直接結算的唯一憑證。需要強調的是參保人員首次辦理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時,需在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做社會保障卡的出省檢查工作,以確保參保人員跨省能夠正常就醫。
問:目前寧夏和哪些地區能夠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答:截止目前,與國家平臺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聯接的省份有:北京、天津、河北省本級、海南、云南省本級、重慶、湖北咸寧、浙江(省本級、義烏)、吉林、遼寧本溪、新疆(區本級、博州)、江蘇(宿遷、鹽城、徐州、連云港、淮安、泰州、揚州)、四川(省本級、攀枝花、樂山、成都、內江)、山東省本級、山西省本級、安徽(省本級、滁州市、黃山市、馬鞍山)、陜西省本級、黑龍江省本級、寧夏、青海省本級、湖南省本級、河南省本級,共22個省份。目前已開通定點醫療機構有500多家(參保人員可登陸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上服務大廳http://www.12333nx.gov.cn進行查詢,也可撥打12333進行電話查詢)。寧夏參保人員在上述21個省份及地區跨省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可實現直接結算。隨著更多地區與國家異地結算平臺對接測試成功,跨省定點醫療機構范圍將逐步擴大。
問:我區對外開放的首批跨省定點醫療機構有哪些?
答:目前,我區對外開放的首批跨省定點醫療機構有14家,已覆蓋到全區5個地市。分別是: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寧醫大總院心腦血管醫院、寧夏人民醫院、寧夏人民醫院西夏醫院、寧夏人民醫院眼科醫院、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醫醫院、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銀川市中醫院、石嘴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石嘴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吳忠市人民醫院、固原市人民醫院、中衛市人民醫院。下一步我區將逐步擴大跨省定點醫療機構范圍。
問:跨省異地就醫如何實現直接結算?
答: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按照“使用就醫地目錄,實行就醫地管理,執行參保地政策、國家平臺清分,省市兩級清算”的原則進行結算。參保人員在就醫地跨省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只需支付個人自付的部分,醫保統籌支付部分由就醫地社保經辦機構結算。然后國家平臺按月對各省跨省異地就醫費用進行清分,參保地省級社保經辦機構與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進行清算,清算資金由各省級財政互劃。
問:我區跨省異地就醫待遇支付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答:按照國家提出跨省異地就醫實行“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的原則,跨省異地就醫執行就醫地支付范圍(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標準),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起付標準、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執行參保地政策。2017年1月份,我區出臺了全區統一的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保支付政策。
?城鎮職工:參保人員在自治區外跨省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一、二、三級定點醫療機構起付標準分別為300元、500元和1200元,醫保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支付比例分別為95%、90%和80%,基本統籌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為5萬元,超過5萬元以上的醫保政策范圍內費用進入大額補助,35萬元(含35萬元)以內大額醫療補助費用按90%支付,超過35萬元以上的大額醫療補助費用按70%支付。公務員醫療補助暫按區內各分統籌地區相關政策執行。
城鄉居民:參保人員在自治區外跨省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一級定點醫療機構起付標準為200元,一、二、三檔繳費支付比例分別為85%、90%和95%;二級定點醫療機構起付標準為400元,一、二、三檔繳費支付比例分別為80%、85%和90%;三級定點醫療機構起付標準為1000元,一、二、三檔繳費支付比例分別為45%、60%和65%。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年度最高支付限額按一、二、三檔繳費分別為7萬元、12萬元和16萬元。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支付比例和支付限額與區內一致。
問: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如何安排實施的?
答:按照國家安排,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遵循“循序漸進,五先五后”的原則,即:先省內后跨省、先住院后門診、先異地安置后轉診轉院、先基本醫保后補充保險,結合各地系統建設實際情況,優先聯通異地就醫集中的地區,穩步全面推進直接結算工作。目前主要開展跨省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我區將基本統籌、大額醫療補助、公務員醫療補助一并納入跨省住院直接結算范圍。下一步我區將按照國家統一安排,穩步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擴大異地就醫結算范圍。
問:城鄉居民何時能夠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答:根據人社部統一部署,現階段主要開展的是參加職工醫保的異地安置退休人員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下一步,結合戶籍和居住證制度改革,人社部逐步將城鄉居民納入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覆蓋范圍,我區將及時跟進部署,并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