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四川省醫改辦召開會議,動員部署省管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改革醫療服務價格補償調整啟動實施工作。省醫改領導小組成員單位、19家省管公立醫院負責人參加會議。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梁武湖(下圖左一)作價格政策解讀并對落實有關價格政策提出要求。

梁武湖同志指出,今年是我省貫徹落實價格機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一年,將推進城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改革。經省醫改領導小組同意,12月13日,省發展改革委、衛生計生委、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社廳、省中醫藥局印發《四川省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實施方案》、《四川省城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補償辦法》、《四川省省管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醫療服務價格補償調整方案》,并從12月20日起啟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改革的目標任務、實現路徑、責任部門和推進要求。

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推進醫療衛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關鍵環節,也是建立城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補償機制、破除“以藥補醫”、促進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的重要舉措。加快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步伐,建立新的機制,理順比價關系,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向縱深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核心。上述“三個方案”的出臺,標志著全省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全面展開。這次會議,既是改革方案實施的深入動員部署會,也是抓好落實的工作培訓會。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任務,主要是確保改革方案的落實、配套政策的落實,確保公立醫院發展可持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負擔總體不增加。
在推進全省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面,首先,明確政府和市場定位,加強分類管理。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實行政府指導價。這是政府落實“保基本”要求的具體體現,必須合理定價,嚴格監管。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特需醫療服務及其他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個性化需求比較強的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需要根據本地區醫療市場發展狀況、醫療保障水平等因素來確定,并嚴格控制特需醫療服務規模。同時,落實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市場調節價政策。第二,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抓住重中之重。按照“控總量、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路徑,有升有降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優化服務價格內部結構,體現技術勞務價值。控總量,就是合理確定本地區醫藥費用總量,有效控制區域內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確保調價后的醫療服務費用保持基本穩定。騰空間,就是通過取消藥品加成以及規范診療行為來降低藥品、耗材等費用,完善藥品采購機制,合理降低藥品價格,為醫療服務騰出調價空間。調結構,就是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服務項目價格,適當降低偏高的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價格,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優化內部價格結構。保銜接,就是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與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提高醫保支付水平、強化醫療機構控費同步,確保群眾基本醫療費用支出總體不增加。第三,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機制,逐步完善立新。一是形成“有激勵、有約束”,多種方式相互補充的定價機制。在前期改革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按病種、按服務單元定價范圍,逐步建立有利于費用控制、操作簡便、便于監管的定價機制。二是建立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在取消藥品加成、同步調整服務價格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最終體現成本和價值。三是完善政策聯動機制。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與醫保支付政策、醫療費用控制、醫院考核銜接,促進醫療機構建立有效的成本約束機制和提高技術服務質量的激勵機制。第四,加強服務價格行為監管,公開價格信息。構建政府、醫保、醫院、社會共同參與的監管體系。積極推進信息公開,建立公立醫院醫藥費用通報制度。制定價格監管規則,加強對市場調節價醫療服務價格行為的監管。
梁武湖同志指出,“三個方案”從數據測算、研究設計到制定出臺,有關部門和19家省管公立醫院全過程參與,付出了巨大艱辛。下一步,希望各地、各部門、各醫院繼續共同努力、齊心協力、凝聚合力,確保改革取得預期進展和成效,認真做好以下工作,確保改革順利、有序推進和社會穩定。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應急機制,落實責任分工。二是加強政策宣傳,搞好系統調試,搞好改革培訓。三是回應社會關切,及時釋疑解惑,有效化解矛盾。四是加強檢查督查,查處違規行為,確保政策落實。政策實施中,省發展改革委將組織開展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專項檢查。對違反相關政策規定的行為,將依照《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等法律法規給予處罰,并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