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提升醫療技術服務價值,促進醫療資源優化配置,確保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負擔總體不增加,市醫保局堅持“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的原則,先后開展兩次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調整,持續推進建立科學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
??? 一是檢查項目降價,百姓看病省錢。6月1日,我市公立醫療機構65個檢驗類、檢查治療類項目價格調整降低,平均降幅29.15%,如血清間接膽紅素測定,價格由12元/項下調至1元/項,下調幅度91.67%;貼敷降溫由20元/次下調至6元/次,下調幅度70%;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價格由30元/項下調至15元/項,下調幅度50%。
??? 二是醫護勞務提價,技術價值變現。在前期降價的基礎上騰出調價空間,7月20日我市又一批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專項調整,其中手術類10項、治療類6項、診察類3 項、檢查類1項。上調價格重點關注技術勞務價值高、長期未調整的手術和治療類項目。如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住院診察費、住院中醫辨證論治分別由22元/日、25元/日調整為25元/日、27元/日;長期未調整的膽囊切除術、闌尾切除術分別由1147.5元/次、540元/次調整為1600元/次、900元/次。
??? 三是聽取專業建議,定價更合情理。調價過程中主動引入醫療機構和臨床醫生參與,由市域內公立醫療機構報送項目及價格建議,按照醫療機構遴選項目數量由多到少進行排序遴選,并經臨床、價格專家充分論證,形成調整項目及價格,充分尊重醫療機構專業意見,讓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專業意見與合理訴求體現在價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