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四五”時期深化醫保改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國家醫保局局長章軻表示,自“十四五”以來,醫保基金累計支出12.13萬億元,年均增速達9.1%。這既為廣大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報銷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也通過醫保真金白銀的戰略購買,為醫藥技術進步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 醫保保障持續強化
??? 章軻介紹,“十四五”期間,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左右。2021—2024年,累計有近200億人次享受就診醫保報銷。截至今年6月,2.53億人參加生育保險,基金累計支出4383億元,9614.32萬人次享受待遇。
??? 章軻介紹,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實現全國統一,目錄內藥品總數達3159種。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次從2020年的537萬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2.38億人次,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率超過90%。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從無到有,目前有10種門診慢特病能夠跨省異地直接報銷。全國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達64.4萬家,4年多來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5.6億人次,累計減少參保群眾墊資5900億元。截至今年6月,全國醫保定點醫藥機構達110萬家。目前,已有超過一半的地區實現了全國范圍內個人賬戶家庭共濟。
???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黃華波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超過12.36億人開通使用醫保碼,就醫買藥實現掃碼直接結算。“藥品比價”等小程序也全面上線,醫保政務服務線上可辦率從2020年的55%增長至2024年的92%。
??? “截至2024年底,1.9億人參加長護險。”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介紹,2016年15個城市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2020年試點范圍擴大至49個城市,目前還在持續擴大試點范圍,累計籌集資金過千億元,支出超過850億元。“十四五”期間累計惠及超過200萬失能群眾,減輕群眾護理服務費用負擔超過500億元。
??? 據不完全統計,“十四五”期間,49個試點城市長期護理保險拉動社會資本投入相關產業超過500億元,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服務機構超過8800家,護理服務人員達30萬人。
??? 醫保基金撥付提速
??? 近年來,醫保部門改革支付流程。一方面,從“事后付”轉變為“事前付”,醫保部門向符合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預付1個月左右的醫保基金。2024年至今,全國已預付醫保基金超過1700億元。
??? 另一方面,從“按月結”轉變為“即時結”,將醫保部門與定點醫藥機構的結算周期從以往的30個工作日壓縮到不超過20個工作日,部分地區還實現了醫療機構申報“次日結”。截至目前,即時結算已覆蓋全國91%的統籌地區、48.48萬家定點醫藥機構,撥付金額達5948億元。此外,醫保基金年度清算連續提速,清算完成時間較“十四五”初期提前半年左右。
??? 加強醫藥創新支持
??? “十四五”以來,醫保基金對醫保談判新增藥品即創新藥支出大幅增加。章軻介紹,2024年的創新藥醫保支出是2020年的3.9倍,年均增速達到40%。新設立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目錄,這是醫保支持醫藥創新的扎實舉措之一。目前,共有100多個藥品申報進入商保創新藥目錄。
??? 隨著醫療創新技術的不斷突破,國家醫保局陸續推出各學科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截至目前已出臺放射檢查、心血管系統等30批立項指南。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施子海介紹,此項工作突出了“三個聚焦”:
??? 一是聚焦科技創新,新增了一批填補診療空白、代表科技前沿、滿足臨床急需的技術項目。目前已發布的立項指南新增了100多項與新技術相關的價格項目。例如,在神經系統立項指南中,把腦機接口單獨立項;在耳鼻喉類立項指南中,設立了人工耳蝸、人工喉等項目。
??? 二是聚焦優質服務。例如,以政府指導價統一規范輔助生殖類價格項目,新設“分娩鎮痛”“親情陪產”等價格項目,引導醫療機構為孕媽媽提供更加優質的生育醫療服務。
??? 三是聚焦行業規范。例如,在不改變美容整形項目市場定價的前提下,通過項目規范改變醫美行業項目名稱繁多、收費混亂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