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市醫療保障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9年啟動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以來,全市已落地86批次藥品耗材集采項目,覆蓋1395種藥品、21類高值醫用耗材以及5類IVD試劑,累計節約醫療費用超60億元,每年可節約醫療費用支出15億元左右。
??? 我市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堅持招采合一、量價掛鉤,不斷完善“政府組織、聯盟采購、平臺操作”的集采機制,充分發揮醫保基金戰略購買作用,持續推進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提質擴面。通過推進藥品和耗材集中采購制度改革,我市加快健全制度體系,引導醫療機構優先采購質優價宜的集采產品,醫藥價格降價效果明顯,患者、醫保、醫療、醫藥“四方共贏”的效應逐步顯現。贛州首創“醫保直付”模式,將企業貨款結算周期從6個月壓縮至30天,累計向1017家醫藥企業撥付貨款53.74億元,大幅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通過“穿透式報量審核”確保采購量真實準確,建立“結余留用”激勵機制,撥付2.64億元獎勵醫療機構,調動醫務人員參與改革積極性。
??? 通過集采改革,贛州實現了藥價“跳水”惠民利民,群眾負擔“有效減輕”。例如,集采人工耳蝸類耗材單套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骨科脊柱類耗材中,胸腰椎后路固定融合術平均每套價格從3.3萬元下降至4500元左右;乙肝一線用藥替諾福韋酯平均年治療費用從集采前的6000元降至150元左右,全市年用量由40萬片顯著提升至190萬片。同時,集采品種中,通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和原研藥等高質量藥品的比例從集采前50%提高到90%以上,群眾用藥質量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