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11月1日,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專業醫療器械展會——第76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秋季)博覽會(以下簡稱“醫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在本屆醫博會中舉辦了“中國數字化X線(DR)設備發展狀況座談會”,并首次發布《2015年平板DR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協會副秘書長崔澤實教授在解讀《報告》時指出:“近5年,國產平板DR設備銷量年均增長率達到30%以上,而且國產設備在核心技術和平板探測器等關鍵部件上取得了一定突破。預計未來3年我國平板DR設備市場仍將維持較高增速;2018年,銷量可望突破萬臺?!?
?
國產設備質優價低銷量大增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趙心明教授介紹,DR設備的優勢是工作效率高、X線劑量低、空間分辨率高、可實現床旁移動攝影。該類設備在胸部、乳腺、骨骼、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血管等的醫學成像上有重要應用價值。
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11~2015年,我國平板DR設備年銷量從2277臺增加到6807臺,年均復合增長率31.5%;年銷售收入由22億元增加到46.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0.4%。但是,平板DR設備降價幅度明顯,平均單價從2008年的163萬元降到2015年的68萬元。2015年,國產品牌DR設備銷量占比達到68%,但銷售收入占比僅為37%;而進口品牌同類設備雖然銷量占比僅為32%,但銷售收入占比達到63%。
“近幾年,在DR設備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國內企業通過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保持價格上的較強競爭力,使得設備銷量快速增加。國產DR設備的價格不到同類進口設備的1/3,其銷售市場主要分布在縣級和縣級以下醫院。而這一狀況也迫使外資企業紛紛下調價格和推出適合低端市場的產品,以保證市場占有率。因此,平板DR設備平均價格呈現快速下降的態勢。”崔澤實教授告訴記者。
崔澤實教授還介紹,我國平板DR設備市場分為進口品牌和國產品牌兩大陣營,國產品牌數量遠遠多于進口品牌數量。2011~2015年,國內DR品牌經歷了爆發式增長,銷量在100臺以上的企業超過15家。其中,東軟、萬東、邁瑞、藍韻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DR設備生產企業。這些企業由于設備研發投入的增加和生產技術快速提高,發展勢頭十分強勁,技術日臻成熟,其DR設備能夠滿足一般醫療機構的診療需求,基本可滿足三級醫院的基礎診斷需求。在進口品牌中,飛利浦、銳珂、西門子、GE、島津等企業的DR設備進入我國市場較早。這些企業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可靠的質量在用戶中已經得到廣泛認可。在進口DR設備市場中,GE、西門子、銳珂、飛利浦合計占比達到73%。
?
2018年國產DR銷量或破萬臺
《報告》提到,在“強基層”方針指導下,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實力不斷提升,在醫療服務體系中的作用明顯增強。由于基層醫療機構數量龐大,其醫療設備需求量也很大。而隨著平板DR設備價格的下降,基層醫療機構成為平板DR設備的巨大潛在市場,鄉鎮衛生院對平板DR設備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預計未來3年我國平板DR設備市場年均增速在15%左右;到2018年,我國平板DR設備市場年銷量將突破10000臺。
崔澤實教授針對平板DR設備市場的主要驅動因素做了進一步分析。一是我國衛生總費用投入不斷增加,從2001年的5026億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3.5萬億元。全國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從1978年的3.02%增長到2014年的5.55%。二是城鄉居民醫療保健支出穩步增長。隨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對身心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過去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現象有了較大改觀。2013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614.2元,比2009年增加了326.7元,復合增長率達到16.4%;城鎮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1118.3元,比2009年增加了261.9元,復合增長率為5.5%。三是患者醫藥費用持續上漲。按可比價格計算,2014年,公立醫院門診以及住院費用分別上漲了6.6%和5.5%,鄉鎮衛生院門診及住院費用分別上漲了8.0%和9.1%。四是鼓勵國產設備發展的政策帶來重要機遇。從政策傾向來看,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衛計委、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針對國產醫療設備發展出臺了多項鼓勵扶持政策,持續加大對國產醫療設備的支持力度??梢灶A見,未來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進程將加速,這必將對平板DR設備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對此,國內企業需要充分了解國外DR產品的先進技術、設計理念及科技動態,并深入醫療機構體驗設備實際操作情況、臨床放射工作流程,從而設計出符合我國國情的DR設備。
“DR設備是一個‘接地氣’的產品。從大醫院到基層醫院,它都是常規使用設備,也是各類醫院采購的重點產品。近年來,很多企業針對基層醫療需求推出性價比適宜的平板DR設備,并提高服務水平。未來3年,來自基層醫療機構的需求將有力支撐平板DR設備市場增長。同時,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國產設備將實現快速發展?!贝逎蓪嵔淌诜治觥?/DIV>
眾多企業代表和臨床專家在本次會議上紛紛建言國內DR產業發展。來自萬東醫療的雷鳴認為:“未來醫療器械企業的定位將從制造商向綜合服務商轉變,因為售后服務變得越來越重要。對此,萬東已經推出移動售后解決方案。明年,萬東有望推出可用于復合型DR設備的新型國產平板探測器。”
上海聯影的盧智博表示:“從市場銷量、銷售額的不同角度來看,國產DR設備與進口設備的占比分別為七三分和四六分,這說明國產設備的綜合競爭力與跨國企業還有一定差距。有鑒于此,強自身應該是企業關注的重點。從原始設計、產品制造、客戶早期使用,直到裝機使用、售后服務,企業必須始終關注臨床需求。面對‘互聯網時代’,企業應及早布局應用軟件產品,使設備更加智能化和符合互聯網使用需求?!?/DIV>
趙心明教授指出:“企業需要關注DR設備四大發展趨勢,即集透視、DR、血管成像等功能于一身的復合型DR設備,可移動DR設備,低劑量DR設備,以及經濟型DR設備?!?/DIV>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放射科蔡裕興技師長強調:“臨床人員對移動DR設備的主要需求是功率大、動力足、體型小、使用方便。目前,移動DR設備需要攻克拍攝范圍和電池續航能力不足的問題?!?/DIV>
?
(摘自中國醫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