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哈密市以保障群眾健康為核心,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為抓手,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模式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持續推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提質增效,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 一、聚焦管理一體,有力推動醫共體建設更加緊密。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哈密市高度重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衛健統籌、部門協同”管理模式,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將醫共體建設納入區縣政府績效和鄉村振興考核,研究制定相關文件,為推進改革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實地調研破解難題。哈密市衛生健康委以“摸實情、解難題、促提升”為目標,多次深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專題調研,通過聽取匯報、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現狀和發展需求,為基層醫療機構“把脈問診”,進一步推動醫共體建設向縱深發展。三是召開醫改工作推進會。7月18日,召開我市深化醫改暨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推進會,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改革走深走實。會上通報了哈密市醫改工作開展情況,聽取了區縣醫共體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并就全市醫改工作推進過程中的重點難點任務做了詳細的安排部署。
??? 二、聚焦資源下沉,有效提升縣域整體服務能力。一是強龍頭,提升牽頭醫院能力。區縣人民醫院分別與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河南省洛陽市中醫院、哈密市中心醫院等建立托管、幫扶協作機制,醫院管理、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等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實現從“有醫生看病”向“好醫生看病”轉變,逐步實現“縣強”。二是活樞紐,夯實基層醫療服務根基。全市6所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選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幫扶、巡診指導25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幫助基層開展新技術、新項目,有效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三是穩網底,做實做細“健康守門人”職責。組建“全科醫生+公衛醫師+鄉村醫生”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291支,建立慢性病一體化門診19家,常住人口、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逐步提升,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層規范化管理率達到90%以上,34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基本及以上標準、4所達到“社區醫院”標準,初步實現“鄉活”。
??? 三、聚焦數智賦能,開創基層便民惠民發展新格局。一是強化信息化建設。將信息化建設作為醫共體建設的“先手棋”,以“一平臺、一張網、一體化”的設計,打造覆蓋全域的健康共同體。積極開展云醫療信息化集成平臺、電子健康卡、全民健康體檢、遠程會診、檢驗檢查信息平臺等建設,實現市域內各級醫療機構間互聯互通和協同調閱,普及和應用電子健康卡,優化全民健康體檢信息傳導,實現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系統數據實時互通。二是推進資源共享。醫共體內遠程影像、遠程心電診斷中心實現鄉鎮級全覆蓋,推廣“基層檢查+縣級診斷”模式,群眾在家門口能夠享受到二級及以上醫院的高水平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提供遠程診斷服務12.65萬人次。三是智慧賦能基層。建立慢病醫防融合信息平臺,為基層配備智能血壓計、血糖儀,通過AI技術實現輕重癥患者分級管理、智能外呼和自動化隨訪等功能,提升慢病管理效率與精準度。伊吾縣為醫共體總院和分院配備甲狀腺癌、乳腺癌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有效緩解基層醫技人員短缺困境。
??? 通過系列舉措,哈密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成效逐步顯現,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能力顯著提升,群眾就醫便利性、滿意度持續提高。下一步,哈密市將持續加強縣域醫共體內涵建設,不斷完善運行機制,讓優質醫療資源更均衡、更可及,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