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期
江蘇省深化醫改暨省級綜合醫改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2年6月1日
目??? 錄
● 南京市江寧區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 省政協赴南京市江寧區開展深化醫改工作專題調研
● 蘇州市副市長季晶主持召開衛生健康工作座談會
● 鎮江市副市長武鳴調研衛生健康工作
● 新沂著力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
南京市江寧區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編者按:近年來,南京市江寧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深化醫改工作,以省級綜合醫改試點為契機,學習借鑒福建三明醫改先進經驗,結合區域實際,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頂層設計,實行“三醫”聯動,采取有效措施,聚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堅持抓基層、打基礎,著力在固根基、補短板、強弱項、建機制、提能力上下功夫、求突破,全力打造“江寧模式”,努力實現“人民群眾得實惠、醫務人員受鼓舞、醫療機構得發展、黨和政府得民心”的改革目標,多項深化醫改經驗被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給予肯定。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兼顧優“配置”。出臺“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構建“一五十百”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布局。“一五十百”:打造1個區域醫療高地,建設5個大???、小綜合發展模式的公立醫院,10個服務能力達到二級綜合醫院和農村區域性醫療中心標準的基本醫療服務中心,100個滿足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功能的基層“哨點”。按照“輕重緩急、分步實施”原則,統籌全區醫療資源集約配置,明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功能定位,發揮各自最大效能。三級醫院逐步取消普通門診,把主要精力放在危急重癥、疑難雜癥診療和臨床科學研究上;基層醫療機構實現醫療衛生錯位、協同發展,承接常見病、慢病診療,強化急診、急救和手術能力,發揮健康“守門人”作用,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明確、功能互補、協調發展的大衛生、大健康格局,真正做到基層首診,引導合理就醫秩序,促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二)推進融合發展,多措并舉齊“發力”。一是開展試點先行。出臺醫聯體實施方案,推進4家三級及以上醫院與8家基層醫療機構緊密型醫聯體建設試點。每年設立600萬元醫聯體專項資金,用于專家下基層、聯合病房及專科聯盟建設。二是組建??坡撁?。在醫聯體建設基礎上,組建“1+5”血透、“1+5+18”影像、“1+7”精神衛生、“5+21”消毒供應及心電、臨床檢驗六大??坡撁?,著力補齊醫聯體短板,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就醫模式。三是發揮中醫特色。加強區域內中醫醫共體、23家社區中醫醫聯體建設,扎實推進基層中醫館和中醫閣建設。加快中醫藥特色制劑開發,為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居民開展“中醫定制服務”。四是下派專家服務。每年選派百余名專家定期到基層坐診、查房、手術等,落實晉升職稱人員下基層脫產服務制度,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聯合病房,派出醫療分隊全脫產進駐。
(三)探索“麒麟模式”,以點帶面造“亮點”。針對基層醫療能力薄弱、區外就診率高等情況,探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麒麟模式”,努力形成在全區可復制、可推廣的醫改經驗。以新建麒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啟用為契機,改變傳統專家定期服務方式,派駐江寧醫院專業團隊進駐,除兒科門診外,全面接管門、急診和住院醫療業務。原麒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實行“三分流”,即病區管理、門診管理和服務、進修和學習。通過多種形式融合,增強麒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身“造血”功能。同時,為充分調動人員積極性,派出人員的績效全部由江寧醫院負責,原則上不低于醫院本部。麒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收入全部歸中心所有,原有人員的績效只增不減。通過管理、技術、服務“三輸出”,提升了麒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服務能力,增強了品牌吸引力,當地群眾的就醫習慣逐步得到了改變。
(四)打造智慧聯接,互聯互通增“效能”。加快“智慧健康江寧”建設,提升全區醫療衛生現代化水平,讓群眾享有便捷、優質、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信息化互聯互通等級達到國家互聯互通五級乙等最高等次,2019年獲得全國基層衛生信息化創新大賽一等獎。建立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提供優先看診、醫保在線支付、遠程診斷、異地取報告等創新便捷服務。加強醫療機構衛生信息化改造,開展影像聯盟、遠程心電、遠程會診服務建設。建成覆蓋江寧中醫院、2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涵蓋中醫臨床智能輔助診療系統、中醫遠程帶教系統、區域智慧共享中藥房、區域中醫綜合監管系統的江寧智慧中醫云平臺,助力中醫藥傳承與發展。建立預約掛號、預約檢查、預約床位等系統,減少居民看病過程中不必要的出行和等待。開通“互聯網+護理”服務,覆蓋全區30家醫療機構,成立一支近300人的優質服務團隊,實現“線上申請、線下服務”。
二、取得成效
(一)基層服務能力明顯提升。2021年,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成社區醫院,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國家推薦標準并通過省級驗收,3個村衛生室被評為甲級村衛生室;組建227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簽約率達68.36%。目前,全區2個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和9個社區醫院,占比達47.8%;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聯合病房12個,覆蓋率達34.8%;基層醫療機構創建成省市特色科室44個。
(二)群眾就醫便捷性顯著增強。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不斷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感。2021年,影像遠程會診35644人次、心電會診2615人次、遠程視頻會診46人次?!盎ヂ摼W+中醫”診療平臺決策輔助診斷13752次,開處共享中藥房處方3024個。
(三)合理就醫習慣逐步形成。隨著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群眾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信任度逐步回升。2021年,2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量311.2萬人,同比增長8.8%。自今年1月1日起,麒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日均門診量350人次左右,同比增長45%。
省政協赴南京市江寧區開展深化醫改工作專題調研
日前,省政協組織提案者、承辦單位和部分委員,赴南京市江寧區就農工黨江蘇省委提出的“關于推進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建設的建議”重點提案進行督辦,并就“加快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建設”開展專題調研。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江蘇省委主委周健民參加調研并講話。
委員們實地考察湖熟街道和祿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詳細了解農村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建設情況。在聽取南京市及江寧區和提案承辦單位相關情況介紹后,周健民指出,加快建設區域醫療衛生中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衛生健康重要論述的具體行動,是建設健康江蘇的關鍵實招。建好建強農村區域醫療衛生中心,要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組織領導,進行整體布局;加強部門協作,系統制定配套政策;落實“人才強基工程”各項舉措,多措并舉解決人才保障問題;加大數字醫療技術開發應用,實現各級醫療資源上下貫通、橫向互動,為推動我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新貢獻。?
蘇州市副市長季晶主持召開衛生健康工作座談會
日前,蘇州市副市長季晶調研全市衛生健康工作,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謝飛參加調研,市醫改辦主任、市衛生健康委主任盛樂匯報全市衛生健康工作總體情況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季晶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嚴從實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強化醫療救治、核酸檢測、應急儲備等各方面防控能力建設,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堅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衛生健康重點工作,緊緊圍繞全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主線,以建設健康蘇州、服務市民健康為目標路徑,梳理重點任務清單,在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布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國家醫學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大衛生人才引進培養力度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醫療衛生健康服務水平。
季晶強調,要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資源補短補缺,強化服務能力建設,促進更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進一步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衛生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來,蘇州市醫療衛生資源不斷擴增,疫情處置能力持續提高,健康蘇州建設成效顯著,健康服務體系不斷健全,中醫中藥傳承創新發展,健康事業發展保障有力,衛生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深化醫改試點扎實推進,黨的建設全面加強。下一步,該市將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提質擴容,不斷完善“全方位、全周期”衛生健康服務體系,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鎮江市副市長武鳴調研衛生健康工作
?日前,鎮江市副市長武鳴調研衛生健康工作。武鳴先后參加市疾控中心新區分中心暨檢驗檢測中心揭牌儀式并實地參觀“兩中心”,視頻連線慰問外援采樣隊代表,聽取市衛生健康委工作情況匯報。武鳴指出,要加快建設優質高效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切實履行好疫情防控、守護人民健康的重要職責,推動健康服務貫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為健康鎮江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武鳴還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代表市政府慰問援滬核酸采樣隊代表,對大家表示關心和問候,對各位隊員在援滬期間克服困難,圓滿完成核酸采樣任務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希望大家認真總結這次援滬過程中好的經驗做法,更好地為鎮江衛生健康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武鳴強調,全市衛生健康工作要聚焦四個重點方面,久久為功。一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決貫徹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履行好防控疫情、守護人民健康的重要職責。要持續強化行業黨風廉政建設,常態化開展大型醫院巡查、高值耗材專項治理,嚴肅查處違反“九不準”行為。二是統籌推進重點難點工作。堅持“動態清零”不猶豫不動搖,確保疫情可管可控。深入推進健康鎮江行動,鞏固深化醫改成果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統籌全市醫療資源合理布局,進一步鞏固分級診療成效。三是鍛造干凈擔當工作隊伍。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實施衛生人才強基工程,增強醫學科研和成果轉化能力,錘煉過硬的業務本領,鍛造一支干凈干事、無私奉獻的衛生健康工作隊伍,以新時代良好作風保障事業新發展。四是關心愛護一線醫務人員。采取更多務實、貼心、暖心舉措做好工作保障,給一線工作人員更多關心關愛,加強人員調度,安排好輪休,千方百計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最大程度爭取社會各方理解和支持。
新沂著力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
新沂市立足“小切口、大民生”,聚焦醫保領域堵點痛點難點問題,著力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推動醫療保障公共服務向基層下沉,打通醫保經辦“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層醫保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一、線上線下經辦,服務標準再升級。堅持以“15分鐘醫保服務圈”服務為導向,加強醫保公共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一體化建設,實現服務質量最優、所需材料最少、辦理時限最短、辦理流程最簡。一方面,實施“一窗通辦”政務便民新模式,通過系統優化、功能再造、人員整合等措施,變群眾辦事“多頭辦理”為“一窗受理”、變“群眾奔波”為“信息跑腿”,提高了群眾辦事效率和醫保經辦服務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全面拓展“互聯網+”醫保服務,將線下醫保大廳經辦業務向移動終端、自助終端延伸,通過“江蘇醫保云”APP、“新沂市醫療保障局”微信公眾號等服務平臺渠道,開通待遇查詢、定點查詢、異地就醫備案等多項業務經辦服務,業務辦理更加方便快捷,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二、建強基層陣地,織密便民服務網。一方面,加強各鎮醫保服務站(點)建設,計劃建設18個醫保服務站(點),目前6個正在建設之中,實現全市各服務站(點)可以為參保群眾辦理參保登記繳費、信息查詢和變更、異地就醫備案、零星(手工)報銷初審等12項業務。服務站(點)設置有辦事窗口服務區、引導咨詢區、自助服務區等服務區域,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安排了優先辦理醫保服務通道,配置了書吧、母嬰室、輪椅、便民傘等便民服務設施。另一方面,按照醫保服務“四化建設”“四最服務”標準,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辦理的綜合柜員制服務模式,實現所有事一窗辦理、一件事一次辦結,即時辦理的事項平均辦理時長不超過10分鐘,同時市醫保局服務大廳將升級“幫代辦”服務、實現“不見面辦理”,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加精準、高效、有溫度的醫療保障服務。
三、區域互聯互通,實現醫保“隨心刷”。積極拓展“15分鐘醫保服務圈”服務半徑,在已實現徐州市住院就醫實時聯網刷卡結算的基礎上,推進門診、藥店購藥醫保刷卡結算“全市互通”,全市138家定點醫藥機構全部接入徐州市各縣(市、區)醫保就醫刷卡權限,推行醫保電子憑證“診間支付”“自助支付”等應用,方便群眾尋醫問診。實現居民一部手機可看病購藥,與徐州市內所有定點醫藥機構互聯互通;徐州人在新沂看病也能實現就醫購藥“隨心刷”,做到既能走出去,也能進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