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莉杰:余慶醫改3.0 既敢創新又善結合
?? 2016年,余慶縣門診人次107.16萬人次(縣級公立醫院占24.15%、鎮村占75.85%),外出就診率由改革前25.65%降至9.78%,基本實現了90%患者不出縣、90%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基本構建了“15分鐘城市社區健康服務圈”和“30分鐘鄉村健康服務圈”;縣級公立醫院醫務人員年收入從5.2萬元增加到9.3萬元,鄉鎮衛生院從3.8萬元增加到7.6萬元,村醫年均收入從1.5萬元增加到3.8萬元,實現了“翻番”……這一連串的數字是貴州省余慶縣的醫改成效。
????長期以來,余慶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民生為本,高度重視醫療衛生工作,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通過一屆又一屆的持續努力,讓醫療衛生事業邁上了新臺階。特別是2010年全面啟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來,傾力小財政辦大民生,大膽探索,不斷創新,先行先試,砥礪前行,有力助推了醫療衛生事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當前,余慶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了“就醫負擔降下來、服務能力強起來、醫療資源活起來、群眾滿意提起來”的階段性成果,還得到了國務院醫改辦和國家衛計委的高度肯定。
????對于這些優異的成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房莉杰表示,余慶可以說是貴州創新意識最強的縣之一,很多政策都是余慶縣開始創新,然后推廣到全省和其他地方。所以余慶的創新意識是滲到骨子里的。來到余慶之后,看到了余慶的材料,看到余慶城里的現狀,對這一方面有更深的體會。
????房莉杰指出,余慶在分級診療和基層醫療機構改革的改革對于西部山區、云南、重慶等這些經濟發展水平不是很高,交通又不是很便利的地區有其獨特價值所在。
????其次,對于全國的價值和意義來講,整個醫改是要實現醫療體系公益性的目標,但是這并不排斥使用市場化的手段。在余慶的匯報材料上我們看到了兩者有很好的結合,比如“管”和“放”的結合,比如政府兜底和適當激勵的結合。
????在其他地方會看到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質量下降,服務動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忽視了激勵的作用。在提煉余慶的經驗的時候,提煉的不僅僅是托底,但還是不夠的,還要提煉它如何放權。
????最后,在信息化的時代,大家喜歡將某個東西比喻成1.0、2.0、3.0版本。如果說一般性的把實施中央醫改任務作為1.0版本,增加政府政府投入作為2.0版本,部分領域的制度創新是3.0版本,上升到可以全面推廣的模式就是4.0版本。
????房莉杰說,從材料上看,余慶的2.0版本沒問題,3.0版本也已經體現出來了,有了一些制度創新。但余慶是不是達到了4.0版本,還是正在從3.0版本到4.0版本去發展,這是需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