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億元!又一家大三甲醫院被收購!
5月1日晚間,恒康醫療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擬使用現金購買交易對手持有的馬鞍山市中心醫院93.52%股權,標的股權經交易各方初步協商的交易價格為9億元至9.3億元之間。
恒康醫療表示,馬鞍山市中心醫院所從事的業務屬于該公司核心業務的醫療服務,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獲得具有三甲資質綜合性醫院的控股權。恒康醫療擁有的醫療資源得到優化,也將進一步拓寬醫療服務業務在全國的地域覆蓋范圍。
這也意味著,恒康醫療將作為社會資本獲得馬鞍山市中心醫院這家大三甲醫院的全部控制權!
社會資本加速并購,國營醫院變相宣布第一次改制的失敗?醫院介紹馬鞍山市中心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開放床位1200多張,設有臨床專業科室35個,醫技科室11個。下轄6個院外門診部,一所分院和一所職業病防治院。
而從馬鞍山市中心醫院的歷史來說,實際上這家三甲醫院已經是第二次改制了。
據了解,2005年6月,原馬鋼醫院啟動改制,改制后的醫院冠名為馬鞍山市立醫院有限公司。在當年的改制中,醫院從母體--馬鋼集團脫離的方式,并不是引進社會資本,而是采取了全院員工持股的方式。如今醫院二次改制,從全員持股的非營利性醫院,到被上市公司收購,變成營利性醫院。
這一轉型之路也從另一方面顯示出原先的改制存在的問題,而這也成為社會資本進入的契機。
收購8家二甲醫院,間接控股4家醫療機構4月26日,恒康醫療發布了《2017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年報數據看,截止本報告期末,公司直接控股8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同時參與投資京福華采、京福華越兩只產業并購基金,并購基金旗下控股4家綜合醫院,公司醫療服務產業已初具規模。
而據公開資料顯示,這8家被收購的醫院,主要是基層和偏遠地區的二級醫院,而此次收購馬鞍山市醫院,是恒康醫療首次收購大三甲醫院,這也意味著其在終端醫院領域的擴張加速!
另一方面,在恒康醫療《報告》“經營模式”中明確:“對醫療設備、藥品、耗材、非醫療物資等的采購進行集中管理和采購優化,發揮集團規模采購協同優勢,保證下屬醫院采購物資質量最優、價格合理,降低公司采購成本。”
雖然恒康醫療的4大主營業務模塊是“醫療、藥品、日化和保健品”,但是不難看出,這些醫藥企業通過控制終端醫院資源,以醫院集團優勢,已經在進一步布局醫院耗材、設備采購渠道,流通領域。
未來近一半公立醫院被收購,醫械終端市場大變革距離2018年年底國企剝離企業醫院的最后期限只有7個月時間,國企醫院加速了引進社會資本辦醫的進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鵬在清華大學第三屆醫藥健康論壇上曾預測,未來40%的公立醫院將會被收購。同樣是醫藥巨頭的復星醫藥,去年底出資9.09億元,控股深圳恒生醫院共計60%的股權。不算和睦家系列,復星已經攬入13家醫院。復興國際董事長郭廣昌曾稱“要在國內收購500家醫院”,這意味著又邁進一大步。
而徐礦總醫院在今年3月成功晉級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這家醫院正是去年3月復星醫藥集團和泰康保險集團近日共同出資,用10億元股權資金收購的徐礦集團旗下原有的19家醫療機構之一。
去年10月,華潤集團、山西太行產業投資基金與晉煤集團正式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開啟下屬醫院——晉煤總醫院的重組改制。此次晉煤總醫院的重組改制,被一次性打包改制的醫院不僅包括晉煤總醫院,還包括旗下6家礦區醫院。今年4月20日,兗礦集團與中信產業基金旗下新里程醫院集團在山東濟南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正式宣布對三甲醫院兗礦總醫院進行改革重組。
實際上,近年來公立醫院并購、收購以及改制的案例屢見不鮮,且在持續升溫。而隨著國家最后劃定的日期越來越近,國企醫院加速了引進社會資本辦醫的進程在加快,而且越來越多的案例顯示出,無論是三甲醫院還是地方醫療機構,醫藥巨頭企業收購控股的數量明顯增加。
控制醫院終端資源,無疑是掌握了醫藥、醫療器械主要市場所在,無論是上游生產、中游流通渠道,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意味著更多人的利益將被觸動,流通領域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