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衛案函〔2021〕280號
邱文榮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欠發達地區開展醫養結合的建議(第1326號)收悉。您根據養老服務的性質和老年人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提供基本型和高端型的醫養結合服務的建議,富有前瞻性、針對性和建設性,對我省開展醫養結合工作起到推動作用。
??我委高度重視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您的建議確定為我委“一把手”領辦建議。委主要領導親自審定建議辦理工作方案、答復意見和辦理情況。承辦處室制訂工作方案,并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了多次專題調研,積極探索欠發達地區的醫養結合發展模式。經綜合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醫保局、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意見,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高度重視醫養結合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醫養結合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不斷探索醫養結合服務改革,扎實推進醫養結合工作創新發展,積極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一、關于構建多層次醫養結合服務模式的建議
??我省各地結合實際,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的醫養結合工作模式,豐富醫養結合服務的有效供給。目前,我省醫養結合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一是醫中有養,在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新建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中心,綜合醫院設立老年病科,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部分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護理等接續性醫療機構或增設養老機構、養老床位等,這種模式是目前專業化程度最高的醫養方式。比如在建的廣州市老年康復醫院、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新設立的老年醫療康復中心、佛山順德均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利用閑置用房改造的醫養結合中心。二是養中有醫,在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通過在養老機構設立醫務室、護理站、門診部、老年病醫院、專科醫院、護理醫院、康復醫院等醫療機構,實現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比如,廣州市老人院內設的老年病醫院、佛山市南海區社會福利中心內設的康復醫院。三是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簽約合作。養老院建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村)衛生院(室)附近,暫不具備醫療服務條件的,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村)衛生院(室)建立合作關系,為在院老人提供定期上門巡診、診療、轉診服務。目前,我省大部分養老機構采用這種方式為在院老人提供醫養結合服務。四是醫療機構托管養老機構。比如羅湖區福利中心老年護理院、江門臺山市端芬鎮敬老院等由當地人民醫院(衛生院)接管運營。五是醫療衛生服務進社區進家庭。主要依靠社區、鄉鎮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通過推行家庭醫生模式,為社區、鄉村居家養老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護理服務。比如廣州市社區護理站、江門市杜阮衛生院、茂名市村衛生室提供的醫養結合服務。六是醫養一體式,由同一個投資主體,既辦養老機構,又辦醫療機構。這種方式沖破了“養”與“醫”在體制上、機制上分割的束縛,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程度更深,結合更加緊密,服務更加有效,能為入住老人提供更便捷的優質醫養結合服務。比如廣州市天河區珠吉醫養院、佛山市順德區善耆家園護理院。
??今年我委先后組織或參與了四次醫養結合相關專題調研:3月,我委會同省民政廳聯合開展“加強社區醫養結合,助力推進基層醫改”調研工作,赴惠州、佛山、陽江等地,對社區(鄉鎮)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融醫療、養老一體的醫養結合中心試點進行了探索。4月26日至30日,我委隨省政協調研組,圍繞“健全醫養結合服務體系,發展普惠性養老服務”專題,赴肇慶、中山、惠州等地進行實地調研。5月18日至21日,我委與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醫保局等單位前往惠州、汕尾、揭陽市開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的調研。8月25日至26日,受朱宏主任的委托,紀樂勤二級巡視員帶隊,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和省自然資源廳參與,前往江門臺山市、陽江市開展“欠發達地區開展醫養結合工作”專題調研。通過深入不同經濟類型的農村社區和醫養結合服務機構、養老服務機構的實地調研,積極總結、探索與我省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努力為老年人提供持續性、有針對性的醫療照顧服務,滿足社會各界多層次的健康養老需求。
??二、關于探索基層公立醫院重點收治失能老年人的醫養結合模式的建議
??我省將提升社區醫養結合能力、解決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醫療養老問題作為工作重點。佛山市“家門口醫養結合”、江門市“兩院一體醫養結合”經驗做法今年已列入廣東省深化改革第二批基層改革創新經驗復制推廣清單。一是在社區積極探索佛山市“家門口醫養結合”。佛山市通過盤活全市基層醫療衛生資源,改建擴建一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設醫養結合服務中心,為低收入失能(失智)、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家門口醫養結合”服務,著力構建“養老不離家門、養老不離社區、養老不離親情、養老不離醫院”的“四不離”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取得初步成效。我委在全省大力推廣佛山市的經驗,鼓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利用現有資源,內部改擴建一批醫養結合服務設施,增設養老服務床位,建立融醫療養老為一體的醫養結合中心,重點解決失能(失智)、半失能老年人的醫療生活照料問題。二是在欠發達地區大力推廣江門市“兩院一體”醫養結合模式。江門市臺山市將鎮敬老院托管給鎮衛生院,形成以醫院為主導,融養老、醫療服務于一體的“兩院一體”醫養結合模式,除了滿足政府兜底的老年群眾養老服務需求之外,還不斷擴大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將“兩院一體”打造成區域性的醫養結合中心。一些地區也開展“兩院一體”的試點工作。如,惠州市選取了惠東縣第三人民醫院和龍門縣龍潭鎮中心衛生院為“兩院一體”項目試點,利用其現有閑置用房(或建設新院區的契機)進行配套改建(新建),分別建設一個容納50至100張養老護理床位的養護院,集中托管附近鄉鎮敬老院中的特困老人,并將富余床位向社會開放,承接其他有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
??盤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現有閑置資源,增加醫養結合服務供給,無需重復投入建設,成本低,可操作性強,既減輕了政府對養老機構的投入壓力和管理問題,解決了農村家庭養老問題,實現養老不離家不離親情,又解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留不住病人的問題,實現分級診療的目的。這種普惠性醫養結合服務模式適合在全省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復制推廣。我委已向省財政申請專項經費,擬在全省20個地級市以上市(不含深圳)分2年建設40所普惠型、示范性的社區和鄉鎮醫養結合中心,重點解決社區和農村醫養結合供給不足的問題。
??三、關于積極支持社會力量發展高端型醫養結合的建議
??“十三五”以來,我省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通過深化醫養結合機構“放管服”改革,簡化審批登記流程,為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機構提供便利。對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區域總量不作規劃限制,通過特許經營、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老年病醫院、老年康復醫院、老年護理院、老年健康管理中心等醫養結合機構。支持各地結合實際引進國內外知名專業醫養結合品牌企業、養老機構、醫療機構、人壽保險機構和具有成功開發運營經驗的相關企業開展醫養結合服務。鼓勵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作為投資主體舉辦醫養結合機構。截至2020年底,我省共有醫養結合機構310家,其中社會力量舉辦的醫養結合機構204家,達到了65.8%。高端型醫養結合機構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
??(一)關于政府設立專項扶持基金的意見。根據《政府投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財預〔2015〕210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清理整合省級財政出資政策性基金的實施意見》(粵辦函〔2017〕555號),我省加大力度清理整頓省級政策性基金,并要求各級財政部門應當控制投資基金設立數量和規模,不宜每開展一項工作就設立一項基金。
??(二)金融行業積極支持養老服。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完善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政策基礎。省內各地級以上市人民銀行積極推動出臺金融適老化政策。如,人民銀行中山市中心支行制定《中山市進一步優化老年人金融服務工作方案》(中人銀發〔2021〕12號),支持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優化服務和網點設施,提升老年人辦理金融業務便利度。人民銀行佛山市中心支行、揭陽市中心支行引導轄內銀行、支付機構針對性提升老年人等重點群體的支付便利化,持續推進互聯網站及移動支付適老化改造。鼓勵金融機構與政府部門開展養老共建合作。如,中國銀行惠州分行與惠州市長者服務局簽署《養老場景共建合作協議書》,擬設立30億元專項養老信貸額度,為養老行業企業開通綠色審批通道、提供綜合融資服務,并給予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專項貸款利率優惠。二是金融機構普遍將養老行業列入鼓勵支持或適度進入類行業。如,國家開發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等,針對養老服務制定專項授信政策,重點加大對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居家社區、老齡用品等重點領域信貸支持。三是金融機構加大對養老機構、醫療衛生組織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清遠農商銀行向清城區東城頤養院提供固定資產貸款,用于養老項目開發建設。始興縣農信社為縣中醫院提供貸款用于購買老年人醫療輔助設備。據統計,截至2020年末,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養老服務貸款余額合計27269萬元。其中,養老服務機構貸款余額6565萬元,有養老服務的醫療機構貸款余額7129萬元。四是推出特色化信貸產品,滿足醫養結合項目融資需求。金融機構針對養老服務業融資需求特點,推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貸款”“城鄉一體化貸款”“銀發經濟信貸服務產品”“養老機構貸款”等信貸產品,滿足養老服務業多樣化融資需求,提升養老領域金融服務水平。如,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推進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截至2021年4月末累計發放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貸款11.84億元。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的“銀發經濟信貸服務產品”,針對養老機構、養老餐飲、醫養結合等六類行業的提供授信,貸款品種包括1~3年期流動資金貸款及最長不超過5年期的固定資產貸款,擔保方式靈活,利率采用普惠貸款優惠利率,2019年9月推出以來累計發放貸款2.13億元。農業發展銀行廣東省分行的“城鄉一體化貸款”,可用于滿足縣域范圍內城鄉融合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領域中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建設的運營資金需求,2020年10月推出以來累計發放貸款2.5億元。
??(三)全力保障養老用地。一是加大新增養老服務設施用地保障力度。我省正在編制的省級國土空間規劃中提出要推進基本養老設施空間“應保盡保”,并將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列入省域監測指標。指導各地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做好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空間保障,確保各地養老服務設施用地規模達標、布局合理。根據本地區養老服務需求,分階段供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確定的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并落實到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做到優先安排,應保盡保。明確出讓住宅用地涉及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的,在土地出讓公告和合同中應當明確配建、移交的養老服務設施的條件和要求,切實保障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需求。二是降低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成本。指導各地以租賃、先租后讓、出讓等有償方式供應單獨成宗供應的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優先以租賃、先租后讓方式供應。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租賃)計劃公布后,同一宗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只有一個意向用地者的,可按照協議方式出讓(租賃)。鼓勵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以租賃、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支持政府以作價出資或者入股方式提供土地,與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設養老服務項目。以出讓方式供應的社會福利用地,允許出讓底價按不低于所在級別公共服務用地基準地價的70%確定。三是支持盤活存量資源落實配建標準。對土地使用權人申請改變存量土地用途用于建設養老服務設施,經審查符合詳細規劃的,允許依法依規辦理土地用途改變手續。建成的養老服務設施由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使用的,原劃撥土地可繼續劃撥使用,原有償使用的土地可不增收改變規劃條件的地價款。對利用商業、辦公、工業、倉儲存量房屋以及社區用房等舉辦養老機構的,按規定實行繼續按土地原用途和權利類型適用過渡期政策。指導各地市認真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若干措施》(粵府辦〔2019〕23號)的要求,落實舊城區和已建住宅區按每百戶不低于15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此外,省自然資源廳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動“三舊”改造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粵府〔2019〕71號)等文件精神,在整體連片改造時合理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養老等公益事業公共設施建設,充分保障養老用地需求。
??(四)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省財政廳會同省民政、省稅務局等有關部門,積極開展對省級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2019年,省級累計認定獲得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達2947家(2020年起由地方認定)。指導督促各地切實貫徹落實養老服務機構按現行政策享受相關稅費優惠,為社區提供養老、家政服務的機構按規定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契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不動產登記費等方面享受稅費優惠政策。切實落實養老服務機構服務場所用電、用水、用氣享受居民價格等政策。
??(五)優化整合醫養資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關于印發促進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提出通過鼓勵和推動社會力量舉辦護理機構或者部分一級、二級醫院轉型等方式,激發市場活力,擴大老年護理、康復護理及安寧療護等服務供給。我省積極鼓勵各地整合醫療、康復、養老和護理資源,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支持公立醫院資源富余的地區逐步將區級或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接續性醫療機構。今年3月,我省印發了《廣東省關于加快發展老年護理服務的工作方案》,鼓勵二級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為老年患者提供住院醫療護理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積極為有需求的老年患者特別是失能老年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鼓勵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部分一級、二級醫院轉型為護理院、康復醫院等。鼓勵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根據需要設置和增加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的床位。
??四、關于健全醫保機制,加強與醫養政策的銜接的建議
??(一)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保障老年參保人的醫療需求。我省醫保部門高度重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多措并舉持續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已在全省全面實施具有廣東特色的以按病種分值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同時針對部分老年人疾病病情相對穩定,治療周期長需長期住院的特點,開展按床日付費,切實保障老年參保人的醫療需求。
??(二)健全診療項目目錄管理機制,將符合條件的診療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2021年3月,我省印發《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診療項目目錄(2021年)》(粵醫保發〔2021〕13號),明確將普通病房床位費、層流潔凈病房床位費、監護病房床位費、特殊防護病房床位費、門急診觀察床位費、家庭病床建床費和家庭病床巡診費等老年人常用的符合條件的診療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同時,《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診療項目目錄(2021年)》還收錄中醫及民族醫診療類132項,包括了中醫骨傷、針灸、推拿等多種老年人常用的中醫診療項目,醫保基金按規定支付,減輕老年參保人的經濟負擔。
??(三)將養老機構內設的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協議管理。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促進養老服務發展,貫徹落實《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國家醫療保障局令第2號)等政策規定,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中醫診所備案證的醫療機構,包括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不分所有制形式、經營性質、級別和規模,均可自愿向統籌地區醫保經辦機構申請納入醫保定點協議管理,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老年患者就醫報銷提供更多方便。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委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
??2021年10月2日
??(聯系人:唐志鋒,聯系電話:020—8319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