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省實行高值耗材掛網集采,而其殺手锏則是通過加入超級省際聯盟,共享省際聯盟耗材數據,以此達到限價的目的。同時,還堅持帶量殺價、最低價采購、國產優先等,以進一步壓縮耗材價格。
10月22日,廣西衛計委發布《廣西壯族自治區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決定對廣西省的高值耗材實行掛網集采。
根據《征求意見稿》,廣西省的高值耗材集采將共享14省省際醫用耗材采購聯盟的數據庫,同時,鼓勵聯合議價,實行最低價采購,支持國產優先。
加入14省省際聯盟,從源頭上控制耗材價格
隨著耗材集采的日漸成熟,越來越多的省份選擇加入省際耗材采購聯盟,抱團取暖,以此來對抗虛高的耗材價格,達到降價的目的。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4省省際聯盟、三明聯盟、京津冀跨區域采購聯盟、滬蘇浙皖閩采購聯盟共4個跨省耗材采購聯盟。其中,14省省際聯盟和三明聯盟相對覆蓋范圍最廣,而廣西省則正是14省省際聯盟中的一員。
14省省際聯盟從最初的西部聯盟開始,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覆蓋陜西、四川、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湖南、黑龍江、遼寧、廣西、貴州、海南、西藏的14省超級大聯盟。
而14省省際聯盟的終極目標則是,在實現耗材集中采購數據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推動跨區域價格聯動和聯合采購,以進一步降低醫用耗材虛高價格。
《征求意見稿》明確,廣西省高值醫用耗材加入由陜西、四川、內蒙古、寧夏、青海、甘肅、新疆、湖南、黑龍江、遼寧、貴州、廣西等十二省(區)組成的省際醫用耗材采購聯盟,實行數據庫共享并進行動態調整。
按照省際醫用耗材聯盟相關分類方法,廣西省陽光掛網采購范圍主要包括:血管介入、骨科植入、神經外科、結構心臟病、非血管介入、起博器、電生理、吻合器(一次性)、體外循環及血液凈化、人工器官組織、疝修補、口腔和眼科等十三大類。
廣西省限價掛網采購產品數據庫內產品,省際醫用耗材采購聯盟公布的掛網限價即為醫療機構采購限價。
也就是說,廣西省的高值耗材集采是建立在14省省際聯盟的基礎之上的,其耗材價格將以14省省際聯盟的耗材采購價格進行限價。
利用省際聯盟醫用耗材采購協同應用平臺,只要一省的耗材價格下降,其余13省的耗材價格也將同步下降!因此,在這樣的協同機制下,整個14省省際聯盟的耗材價格將會越來越低!
帶量殺價,最低價采購
隨著全國范圍內市級醫聯體的加速蔓延,以市為單位用全市的耗材采購體量和耗材生產企業談判議價、帶量采購的耗材采購方式日益成為主流。
《征求意見稿》指出,醫療衛生機構作為直接議價主體,與掛網生產企業進行議價,探索進一步降低采購價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如有需要采用高值醫用耗材,可依托區域內醫聯體牽頭單位進行議價。
議價采取人機對話方式進行,由議價主體參考企業報價、限價及臨床使用量等信息,與生產企業就申報產品的價格在自治區藥械采購平臺進行兩輪網上議價。
醫療衛生機構根據臨床需求在掛網品種庫中選擇適宜的產品,與生產或配送企業按照“帶量采購、量價掛鉤”原則在掛網限價內議價采購價格。議定價格原則上不得高于醫療機構原采購價格。
也就是說,廣西省先將14省省際聯盟的耗材采購價格作為限價,然后再通過聯合體帶量采購,以量換價,聯合議定最低成交價。
而按照14省省際聯盟牽頭單位陜西省的耗材集采價格,14省省際聯盟的耗材采購價格很有可能是耗材在一定時間內的全國最低價。
簡單地說,也就是,廣西省的高值耗材采購先是將耗材在一定時間內的全國最低價作為限價,然后再通過議價殺一次價。最后的結果當然就是促使高值耗材價格一降再降,甚至因此而形成新的全國最低價。
國產優先,加速高值耗材進口替代
隨著各醫院嚴控耗占比等成本意識的增強,以及我國本土醫療器械企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國產高值耗材優勢凸顯,高值耗材的進口替代逐漸成為趨勢。
在醫療控費大背景下,與進口高值耗材相比,在不影響使用、療效等的情況下,國產高值耗材由于價格方面的優勢,瞬間成為各大醫院首選。
《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采購限價掛網產品數據庫的產品,鼓勵醫療機構優先使用國產產品。
價格的優勢,再加上國產優先政策的加持,使得國產高值耗材占盡了優勢,切實加速了高值耗材的進口替代進程。
而隨著國家和各地對本土醫療器械企業的重視,政府在資金和政策等方面對國產醫療器械企業的傾斜,高值耗材的崛起和進口替代已成為大勢所趨,中國制造的高值耗材遲早會對國際大品牌發出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