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南京市醫用耗材陽光監管平臺監測統計,2021年二季度南京地區醫用耗材價格監測指數與2019年一季度定期相比為87.93%,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3%,與今年一季度相比下降1.08%。截止二季度末,南京市通過組織醫用耗材價格談判,累計實際節省醫用耗材采購費用13.4億元。
(一)普通外科類、心胸外科類、普通醫用材料類與檢驗試劑類醫用材料價格監測指數降幅較大。
據監測統計,二季度普通外科類、心胸外科類、普通醫用耗材、檢驗試劑類價格監測指數環比分別下降了1.99%、1.12%、1.37%和0.78%;同比下降3.25%、1.67%、6.66%和6.9%。
主要原因:
一是2020年12月30日市醫保局組織開展一次性腹腔穿刺器、一次性血糖試紙兩類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價格談判,平均降價幅度為67.42%;
二是3月1日起執行的省第四輪醫用耗材聯盟帶量采購談判,包括了吻合器、縫合器、膠片等品種;
三是3月19日,市醫保局組織三家企業整體帶量品種降低價格談判,平均降幅分別為25%、30%、30%,涉及品種有普通外科類、骨科類、體外循環和心胸外科類、普通醫用耗材和檢驗試劑類產品等;
四是5-6月,振德等11家企業降低了普耗、檢驗試劑等28個產品供應價格,平均降幅34.18%。
(二)血管介入類、骨科類高值醫用耗材價格監測指數小幅下降。
一是從今年4月1日起執行的3家企業醫用耗材整體帶量降低價格談判延續采購品種中,涉及了一部分骨科類產品;
二是2021年1月1日,國家集采冠脈支架中選的10個品種460個規格產品開始執行;
三是在去年底,省醫保局對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支架等第一、二輪高值醫用材料帶量品種實行延續采購,反映在今年二季度血管介入類、骨科類醫用耗材價格監測指數呈小幅下降趨勢,醫用耗材價格監測指數環比分別下降了1.26%、0.2%,同比分別下降了3.66%、0.9%。
(三)電生理類、非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眼科類等高值醫用耗材價格監測指數保持穩定。
數據顯示,二季度電生理類、非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眼科類等醫用耗材臨床使用量相對穩定,雖然單品種價格出現一定下降,但對于價格監測指數的影響較為平和,反映在電生理類、非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眼科類二季度醫用耗材價格監測指數環比分別下降了0.1%、0.02%、0%和0%;同比下降0.61%、1.39%、0.77%和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