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部分產品中標價高于醫院歷史采購價,70家耗材企業被衛計委約談,結果,竟有45家企業直接放棄中標……
在國家和各地衛計部門的嚴厲打壓下,醫用耗材價格一降再降,一個又一個新低相繼誕生,刷新著醫用耗材行業的歷史記錄。
然而,由于受到中美貿易戰、國內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面對醫院端毫無底線的降價要求,一部分耗材企業表示扛不住了。
根據最新消息,在江西宜春市2017年的醫用耗材招標中,就有一大批耗材企業在醫院和衛計委的降價重壓下,竟然連已經中好的標都不要了,直接放棄了中標。
2017年9月,宜春市對2017年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進行為期2個月的集中招標采購。
也正是因為這次招標,2018年6月,宜春市衛計委連發兩則約談公告,對70家中標的醫用耗材企業進行約談,其原因則是被醫院舉報有部分耗材的中標價高于醫院歷史采購價。
目前,各省在采購耗材時,對于耗材的價格一般有兩種參考標準,一種是全國最低價,一種是醫院歷史采購價。
像京津冀、陜西等地都是實行全國最低價,而西藏、江西宜春等地則要求醫院采購的耗材價格必須低于醫院的歷史采購價。
因此,對于京津冀等實行全國最低價的省份,如果耗材中標價沒有降到全國最低,則不算是降價。
而對于西藏等以醫院歷史采購價為準的地區,如果這次采購的耗材價格沒有比之前采購的價格便宜,則也算不上是降價。
然而,宜春市采購的部分耗材產品的價格不僅沒有比之前的歷史采購價便宜,甚至還更貴。這問題就嚴重了!
因此,醫院舉報后,宜春市衛計委就分兩批對這70家中標價格不降反升的耗材企業進行約談,然而約談結果卻是一言難盡。
經過一番談判后,70家企業中,有25家企業同意降價,其余45家企業則放棄中標。
45家放棄中標的企業中,有35家企業因不同意降價而自愿放棄,其余10家企業則壓根就沒有參加約談!
35家約談放棄的耗材企業名單
英科新創(廈門)科技有限公司
南昌市恒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江蘇華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威海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英諾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江西三鑫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梅里埃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天地和協科技有限公司
希森美康醫用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寧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藍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漢維斯第醫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長沙海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金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南昌翔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江西安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江蘇江揚特種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廈門市波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溫州市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樂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省長豐醫療實業有限公司
河南駝人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海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濰坊市康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南京湛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藍十字生物藥業(北京)有限公司
安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眾馳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廣東康得瑞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亞能生物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江西長青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薩格瑞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康基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梅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根據宜春市衛計委之前發布的約談函,沒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約談的企業,將被列為不誠信企業,并在2年內,不接受該企業投標。
也就是說,對于這10家沒參加約談的企業,將被列為不誠信企業,而且還要被踢出局2年,2年內不能進行交易!
好不容易中標了,然而又因為價格原因不得不放棄中標,這樣的結果,相信也是大部分耗材企業的無奈之舉,寧愿放棄也不能做虧本的買賣。
另一邊,醫院降耗占比等控費重任在肩,自然而然地就將壓力轉嫁到耗材企業身上。在這種情況下,耗材企業也是在劫難逃。
一邊是中美貿易戰、醫用耗材原材料價格上漲等造成的企業自身成本的增加,一邊是醫院端無盡的價格打壓,醫用耗材企業的苦日子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