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醫療保障局、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省本級醫療保障經辦機構,省直各醫療機構:
???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18號)和國家醫保局等八部門《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醫保發〔2021〕41號)要求,滿足個性化醫療服務需求,豐富服務模式,同時規范公立醫療機構行為,保障患者和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現就進一步完善我省公立醫療機構特需醫療服務管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一、特需門診專家資質
??? 在保障基本醫療服務的前提下,我省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可開展特需醫療服務。
??? (一)公立醫療機構申請特需專家,需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 1.理論基礎扎實、臨床經驗豐富、醫療技術精湛、醫德高尚,具有較強的疾病判斷力和鑒別力;
??? 2.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
??? 3.固定的出診時間。
??? (二)除滿足以上基本條件外,需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 1.享受國務院或省政府特殊津貼、兩院院士、國醫大師、國家或省名中醫;
??? 2.獲得二級以上(含)專業技術級別;
??? 3.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
??? 4.社會知名度高,臨床經驗豐富,患者認可度高,具有較強的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問題的能力。
??? 二、特需項目價格管理與醫保支付
??? (一)實行市場調節價。特需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公立醫療機構在制定特需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時,要遵守政府制定的價格規則,與醫院等級、專業地位、功能定位相匹配,遵循公平、合法和誠信的原則,以醫療服務項目成本為基礎,充分考慮患者的承受能力、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與現行基本醫療服務價格保持合理的比價關系。
??? (二)實行備案登記制度。公立醫療機構開展特需醫療服務項目須按照價格管理權限報醫保部門備案登記。備案價格必須為實價,并保持一定時期的相對穩定,一經確定,原則上6個月內不得隨意變動(下調價格不受時間限制),一次提價幅度不超過30%,變更價格須重新備案。
??? 備案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 1.公立醫療機構開展特需項目備案報告:包括項目名稱、基本條件及服務要求、備案價格、預計年度服務量、收入測算情況、本醫療機構市場調節價項目數量、費用占比情況、上年度醫療服務收入同比變化情況等;
??? 2.醫療機構規范特需醫療服務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
??? 3.專家人員的資質證明材料等;
??? 4.河北省公立醫療機構特需醫療服務備案表(附件)。
??? (三)實行公示告知制度。公立醫療機構要在醫療機構提供服務的場所顯著位置或者醫療機構官網明確清晰地公示特需專家名單、服務內容、價格、投訴渠道等有關事項,未公示的醫療機構不得收費。公立醫療機構向患者提供特需醫療服務要落實知情同意制度,由患者自愿選擇,不得暗示或強制服務對象接受特需醫療服務。
??? (四)醫保支付政策。特需門診診查費按照基本醫保診療項目目錄內門診診查費(普通)支付標準支付。
??? 三、相關要求
??? (一)嚴格控制特需醫療服務規模。對公立醫療機構自主確定價格的特需醫療服務,要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屬性,嚴格控制規模,避免沖擊基本醫療服務的主體地位。在保證基本醫療服務項目供給規模和服務質量的前提下,鼓勵醫療機構錯位發展,支持公立醫療機構開展特需夜門診和特需節假日門診,更好地服務患者。嚴格控制公立醫療機構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收費項目和費用所占比例(特需夜門診和特需節假日門診除外),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
??? (二)科學規范特需醫療服務管理。公立醫療機構應劃定獨立區域開展特需醫療服務,并設置區別于基本醫療服務區域的明顯標識,不得與基本醫療服務區域混用。特需專家在特需門診出診期間,醫師須在特需門診坐診,保證一人一室進行診療,每半天每診室接診人數一般不超過13人,接診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大型設備檢查陽性率不低于75%。公立醫療機構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建立和完善特需醫療服務相關管理制度、服務流程,加強特需醫療服務內部管理,建立落實價格公示制度、知情同意制度。不得誘導或強制提供特需醫療服務,不得隱瞞市場調節價項目開展規模。
??? (三)持續做好特需醫療服務監管。各級醫保部門要切實履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監測公立醫療機構市場調節價項目開展規模。對患者投訴公立醫療機構特需醫療服務質價不符等情況的,應開展價格和成本調查,視情給予函詢提醒、約談、責令整改、責令重新備案、責令停止特需醫療服務等處理。
???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執行。現行政策與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執行。國家出臺新規定的,從其規定。
河北省醫療保障局
202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