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醫美行業成為消費金融重要掘金戰場。前有十幾家漸已成熟的平臺,后有百度金融的強勢殺入,就在此時,曾經彪悍野蠻打造中國民營醫療帝國的莆田系,也悄然進入醫美分期。
這是莆田系的第一塊“互聯網試驗田”。他們試圖用互聯網和金融工具,對莆田系做終極改造和升級——不可小看這份勃勃野心。
巨頭環伺,強敵林立的醫美分期領域,恐怕要進入血雨腥風時代。
1、突然的爆發
近一個月來,漣漪投資合伙人夏翌連續收到關于醫美分期的BP(商業計劃書),“一周五六份”。這種過熱的密集,夏翌只在去年股票牛市時感受過,“全是關于股票互聯網化的項目BP”。
而更有意思的一個細節是,“這里頭的項目,大部分都是莆田系”。
這個現象,不止夏翌一個人發現,專注金融科技領域的不少投資人,都開始收到莆田系布局醫美分期的BP。
這其中,有來自莆田系醫美醫院自己醞釀的項目,也有“近莆田系”人士的整合式布局。
夏翌稱這次醫美分期的集中爆發,來得“莫名其妙”,但背后,又透視著某種邏輯和暗流涌動。“和這些項目創始人聊,問他們為什么開始關注醫美分期,回答幾乎一致”,夏翌認為,市場的崛起,一定暗合某種趨勢。
2015年,市場迎來消費金融元年——白領、學生、藍領、農村,幾乎各個領域都開始布局消費金融。除了群體劃分,另一個趨勢就是垂直化加深。旅游、家裝、租房等細分場景,都出現了布局者。而醫美分期,也在這波浪潮中崛起。
莆田系集體進軍醫美分期:血雨腥風的開場?
2009年到2015年間,中國醫療美容保持15%的年復合增長速度,超過24000家的醫療美容機構成立——盡管這個行業還處在野蠻生長階段,但永遠不要小看女人對美的渴求。
業內預測,到2018年,醫美市場規模將超過8500億。這個千億級別的市場,終于成為消費金融的掘金之地。
“和3C產品相比較,醫美行業的分期,面臨的欺詐問題會少些”,夏翌稱,分期一個手機,可以轉手賣出去套現,整形手術套現則不可能。
因此,行業共識是,這是一個好的分期場景。
其實,醫美分期從兩年前,就開始出現,發展至今,已有十幾家分期平臺。為何就在此時,莆田系殺入醫美分期行業,出現井噴式爆發?
2、莆田系的救命草?
事實上,莆田系的“抱團性”,我們無需再多質疑。
從扎堆皮膚科到性病,從蜂擁不孕不育到整形美容,再到去年4月,莆田(中國)健康產業宣布,旗下8600多家會員暫停與百度在競價推廣方面的合作,都可以看出,莆田系的聚合力極度驚人。
他們就如一支彪悍軍團,出手決斷,急速擴張,集中猛攻,一舉攻陷中國80%的民營醫院陣地。
讓人覺得諷刺的是,在中國,恐怕沒有哪個利益集團,像莆田系如此步調一致、相親相愛。
選中醫美分期,是莆田系的主動出擊,也是被動防守。今年年初,“魏則西”事件后,對莆田系的審判和唾沫,上升為群體共識。莆田系重重跌落,喘息艱難,至今難以緩解。
莆田系集體進軍醫美分期:血雨腥風的開場?
新的出口在哪里?莆田系看中了互聯網和金融。
在這波創投浪潮中,莆田系一直置身事外,他們也終于想明白,只做醫療,想象力還不夠豐富。一位莆田系的高層透露,這兩年,莆田系已開始注意到,互聯網對醫療行業的影響力,并多次召開秘密會議,對“怎么追趕互聯網浪潮,怎么不被時代淘汰”進行討論。
而莆田系選中的第一塊試驗田,就是醫美分期。
十多年前,吳建偉在成都一家醫院成立了整形美容科,不久后搬遷出來成為華美整形美容門診部,這是中國第一家醫療美容機構,成都華美整形美容醫院的前身。莆田系的醫美布局開始崛起。
2004年“奧美定”出現,這款通過注射進行豐胸的液態材料,很快為吳建偉贏得了市場,沒想到,僅兩三年后,“奧美定”的副作用集中爆發,注射者大規模感染并產生并發癥,一時成為行業丑聞。
整個醫美界開始警醒,行業鏈條松動。整改的陣痛是漫長的,受到沉重打擊的莆田系,一年以后才艱難回到正軌。
雖然違法項目、非法經營、毀容傳聞不斷,但有意思的是,醫美行業依然逆流而上,“微整形”“美容針”等一些微創項目,女性接受度極高。
縱觀莆田系的所有根系脈絡,在醫美領域布局互聯網和金融,該是不二之選。
3、奪金之戰
然而,這個領域的奪金戰,并非易事。
2015年年中開始,美眉分期、新氧、百度金融、么么貸、易美健等十多家以醫美分期業務為主的消費金融平臺成立,此后,平均每個月都會有一家醫美平臺上線。
資本也開始往此匯聚。
已上市的百度金融早早布局,易美健通過天使輪,新氧則率先從C輪融資拿到5000萬美元,么么貸于今年年中拿到B輪數千萬人民幣融資。
莆田系忽然驚醒,開始嘗試醫美分期時,戰場已四面楚歌。他們還是遲到了。
目前,醫美分期在獲客上,主要出現了兩大模式——線上模式和線下模式。
線下模式的代表,就是米么金服旗下的么么貸。“2015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就和各大醫療機構談分期合作”,么么貸CEO朱劍文稱,他們從全國四五千家醫療機構中,撈出最優質的商戶,給他們提供分期服務。
而線上的模式,就是通過搭建美容整形社區,以此導流。新氧就是其中代表。“現在醫美分期的客戶,90%來自新氧的線上社區”,新氧負責分期業務的負責人張帥稱。
不可忽視的是,這個領域還有一個巨頭——百度金融。盡管其他玩家在流量和獲客上,戰得你死我活,而百度金融正在試圖用自己的流量優勢,直接變現。目前,百度金融已和多家醫美機構合作,提供分期服務。
在百度上搜索醫美分期,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百度金融合作的“北京美萊醫療美容”。
莆田系集體進軍醫美分期:血雨腥風的開場?
百度金融的打法也足夠野蠻,直接給自己的金融產品導流。
沒有互聯網基因的莆田系,在前有巨頭,后有追兵的醫美分期市場,如何站穩腳跟?
他們也有一個絕對優質——不缺獲客場景。“我們有大量整形機構,與其找第三方合作,為何不自己干呢?可以促進銷量,還可以獲得利息,絕對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事情”,某莆田系的醫院高層稱。
莆田系只靠獲客優勢,恐怕也很難殺出來。不管如何獲客,分期盈利的本質,還是是賺取資金端與資產端的差價。
目前,這些分期平臺,資金來自銀行、保險公司、基金,也有P2P。張帥稱,平臺賺取的差價需要敷平資金成本、運營成本、獲客成本、壞賬率等,“盈利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
事實上,大多醫美分期平臺尚未實現盈利。其中一個核心原因,來自壞賬率。“許多領頭醫美分期平臺,為了占取先期市場,不惜降低風險門檻”,某醫美分期的高層透露,他為了測試一些平臺的風控水平,故意用一套虛假信息去做分期,“居然獲得十多萬元的分期貸款”。
而這個行業另一個隱患,來自“醫療糾紛”。“一個女士判斷整形手術成不成功,標準很難界定,我認為不美,就是手術失敗,就可能拒絕還錢”,某消費金融副總裁稱。
大部分醫美平臺對外公共的壞賬率,只有2-3%。而春曉資本的投資人張博認為,數值遠比這個高,“醫美行業,光是醫療糾紛概率,就有3%-5%,隱藏的壞賬率則會更高。”
每一次市場崛起,必經歷騰飛、繁榮、亂象、洗牌的生死輪回。而這個規律,是否也同樣適用于初露端倪的醫美分期市場?
時至今日,醫美分期市場已經歷完初期耕耘。未來一年,醫美行業恐怕要迎來最精彩的奪金大戰。這其中,有巨頭百度金融,有口碑已形成的大流量平臺,還有彪悍的莆田大軍。
作為莆田系突圍互聯網的第一戰,是卷土重來?還是困獸猶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