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MedTrend醫趨勢報道,3月14日丹納赫發布公告稱,為了在中國取得成功,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和診斷業務將轉向以平臺為主導的模式。丹納赫在每個平臺都任命了一位中國區平臺總裁。這樣的架構可能對其業務產生深遠影響。
新架構下,生命科學和診斷平臺的商務團隊將直接向各自的中國區平臺總裁匯報,同時向各運營公司全球總裁虛線匯報
從2019年6月開始,丹納赫將對新的中國區平臺總裁領導下的中國商務團隊進行初步調整。與此同時,丹納赫保留了丹納赫中國董事會和總裁一職,與平臺和運營公司的領導人合作,促進相關平臺的基礎建設、職能協同、DBS文化和人才戰略的持續發展。
中國區業務架構大調整
2018年,丹納赫診斷業務營收62.58億美元,占總營收的31%,是丹納赫第二大業務。
丹納赫任命Jason Peng為中國區診斷平臺總裁,向丹納赫診斷平臺執行副總裁 Dan Daniel 匯報,任命即時生效。從現在起至今年6月,Jason Peng 和 Dan Daniel 將領導實施新架構所需的組織規劃工作。Jason Peng 將繼續擔任丹納赫中國及北亞區總裁,向丹納赫高增長市場高級副總裁JonathanClark 匯報。
Jason Peng 于2007年加入SCIEX新加坡,在2015年被任命為JAPAC總經理之前,曾歷任運營、銷售和服務部門的一系列職位。加入SCIEX之前,Jason在新加坡的PerkinElmer 和AlliedSignal 公司工作了15年。
2018年,丹納赫生命科學業務營收64.71億美元,占總營收的33%,是丹納赫最大的業務。
丹納赫任命Bing Li 為中國區生命科學平臺總裁,向丹納赫生命科學平臺執行副總裁 Rainer Blair 匯報,任命即時生效,以領導將于6月生效的新的組織架構的設計工作。
Bing Li 目前是Pall Corporation的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之前是丹納赫中國區增長和創意總監,負責支持所有運營公司用DBS工具推動業務增長。在過去的20年里,Bing Li 在多家全球跨國公司和中國企業工作過,這些企業涉及能源、建筑設備和成像等多個行業。
曾大手筆收購GE的一個業務板塊
2019年2月26日,在通用電氣官網的聲明中了解到,丹納赫將向通用電氣(GE Healthcare)支付214億美元現金,并承擔該業務部門人員的部分養老金計劃,價值約合4億美元。聲明還顯示,被出售的生物制藥業務是通用醫療業務板塊的一部分,2018年,該業務部門營業額約為30億美元。通用醫療其他業務2018年營業額共計約170億美元。
丹納赫這筆史上最大的并購交易,是通過股票籌資約30億美元。還將發行債券或新的信貸額度為剩余的收購提供資金。
丹納赫總裁兼首席執行官Thomas P. Joyce說,本次意義重大的收購,也讓丹納赫的商業資源能為GE生物醫藥的客戶所用,通過提供端到端的生物加工解決方案,幫助他們在開發和提高生產能力方面實現突破。
獨特且大刀闊斧經營
據儀器信息網文章中分析:丹納赫的視角,其旗下子公司運營非常獨立,在共同領域可以共同行動。從公司大的方向上,市場增值較快的方式會從丹納赫的角度去推廣。丹納赫公司從上游研發到下游生產都有解決方案的,會在公司水平產生協同效應。
資本分配上。丹納赫最大的資本部署仍是收購,并且丹納赫的資本部署是塊狀的,在看到機會時進行大量投資;在某些年份,他們部署的資本是當年自由現金流量的兩倍以上,而有時,他們讓現金建立流或削減資產負債表。
投資組合管理上。丹納赫的投資組合在2015年和2016年分拆出的投資組合變得萎縮。2015年,丹納赫通過交換要約執行了通信業務與NetScout的分離合并;在2016年,丹納赫又將專業儀器儀表和工業技術兩大業務拆分成Fortive,獨立上市; 2018年7月,丹納赫已經布局將旗下齒科業務分拆成為了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Dentalco,預計在2019年獨立,從而完善了向生命科學公司轉型。
總體上,丹納赫主要有四個平臺,包括生命科學、診斷、齒科、環境及解決方案。2018年丹納赫業務營收占比為:生命科學33%,診斷31%,環境及解決方案22%,齒科14%。。生命科學及診斷是丹納赫最大的兩個業務部門。
2017年丹納赫營收達183億美元,位列美國財富500強的144位。2018年,在全球醫療診斷行業,丹納赫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