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訂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的意義是什么?
目標管理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現代管理方法,明確的目標能夠強化相關人員責任感,調動相關人員積極性,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動工作快速有序開展。近年來,我委通過信息化手段持續監測、分析我國醫療質量安全情況,明確了當前醫療質量安全領域亟需改進的薄弱環節,為目標的提出奠定了科學基礎。2021年,我委首次發布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全行業高度關注,各方圍繞相關目標積極開展落實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充分證明了目標管理在醫療質量安全領域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重要作用。因此,根據醫療質量安全情況,針對性的提出改進目標并以此為切入點開展系統改進工作,對引導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方向、激發醫療機構內生動力、廣泛凝聚行業力量、提升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為什么要按年度發布目標?
隨著行業發展和工作推進,醫療質量安全情況每年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特別是國家醫療質量安全目標發布后,行業針對性的開展改進工作,部分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在1年內得到明顯改善,相關改進工作進入良性軌道。同時,也有一些新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暴露出來,成為需要關注的重點。為了充分發揮目標對行業的引導作用,指導行業精準開展改進工作,需要根據醫療質量安全變化情況,按年度針對性制定發布目標,推動醫療質量安全工作實現精準改進。
三、2022年目標與2021年目標有什么區別?
2022年目標是2021年目標的繼承與發展,兩者均基于當前我國醫療質量安全領域的突出薄弱環節提出。2021年10項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中,有8項繼續作為2022年目標,其余2項作為各專業質控工作改進目標繼續推進,以保障相關工作的延續性。根據2021年度國家醫療質量安全報告數據中體現的突出薄弱環節,今年新增了“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療完成率、非計劃重返手術室再手術率”2個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未來,我們將根據國家醫療質量安全變化情況和改進目標實現情況,按照繼承與發展的原則,及時修訂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指導行業有針對性的持續開展質量改進工作。
四、如何推動目標的實現?
目標的實現需要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醫療機構、質控組織和行業學協會密切合作、共同推進。全行業要把2021年目標和2022年目標結合起來,聚焦管理重點,強化責任意識,凝聚多方力量,發揮資源協同作用。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把推動目標實現作為年度工作重點,指導轄區內質控組織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開展改進工作。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積極創新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推動機構內多部門、多學科協同工作,按照各目標核心策略制定符合本機構實際的管理組織架構、相關制度、工作機制和實施路徑,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相關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積極性。各專業質控中心要將本專業質控工作改進目標作為年度核心工作,繼續為目標的實現提供技術支撐,細化相關改進策略,加強宣貫培訓,做好數據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饋。相關行業組織要利用自身優勢,圍繞目標積極開展研究和交流,構建政府主導、行業自律、機構自治、多方參與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格局,共同培育全員關注、全員參與的醫療質量安全行業理念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