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孫虹的一句直言,把他和當地醫改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由于藥品零差率改革的相關配套措施不到位,湘雅醫院今年年收入預計減損2個億,為了保證醫務人員待遇不下降,醫院決定削減明年的設備購置費用5000萬元,醫院的發展或受到影響。
令人欣慰的是,公立醫院獲得財政補貼較少這一問題,很快會得到實質性改善。
11月2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設規劃》(下稱規劃),明確6大工程建設的目標、任務、標準和中央補助投資最高限額。這些建設工程包括健康扶貧、婦幼健康保障、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疑難病癥診治能力、中醫藥傳承和創新、人口健康信息化。
N個1.5億中央補助投資等你拿
什么樣的醫院才能獲得如此高額的財政補助?答案很明確:省部級醫院。
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省部級醫院都能得到中央補助。《規劃》明確了遴選標準:即針對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腫瘤、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等重點病種,完善區域內學科建制的醫療機構,相關部門會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約100所省部級醫院支持建設。
補貼如何使用?《規劃》提出,中央投資補助將用于改善所遴選醫院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醫院信息化整體水平,并購置必要的醫學裝備,重點支持當前急需或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學科。最高限額和定額補助額度為:每個項目中央投資補助最高不超過1.5億元。
《規劃》釋放兩個重要信息
盡管政策三令五申要求公立醫院停止擴建,但是為了收治更多患者,公立醫院改擴建的熱情從未消退,這同時引發了大多數公立醫院負債運營。在各地全面推開的藥品零差率改革之時,獲得財政補貼,似乎是公立醫院最直接有效的減損方式。在業內人士看來,《規劃》的提出釋放了兩個重要信息。
其一,公立醫院喊了多年的“加大財政補貼”初顯成效。醫療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如果政府不增加投入,顯然無法獲得成功。從本輪藥品零差率改革中不難看出,15%藥品加成只讓依賴藥品收入的公立醫院不合理現狀露出冰山一角,在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尚未到位的情況下,徹底杜絕以藥養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讓公立醫院不得不奔走疾呼求補貼。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劉濟生認為,從《規劃》中不難看出,政府將加大對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以維持醫院運營。
其二,政府鼓勵大型公立醫院開展疑難重癥疾病的研究和診治。長久以來,公立醫院堅持“大小通吃”的做法虹吸了大量患者,不僅讓基層醫療機構門可羅雀,使分級診療成為空談,也加劇了患者“看病難”。在劉濟生看來,此次《規劃》要求遴選出100個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意味著國家將通過財政補貼的激勵機制,鼓勵大型醫院接診更多疑難重癥患者。
數讀《規劃》
包括對疑難重癥診治工程項目建設在內,《規劃》總共提出了推進全民健康保障工程的六大任務,分別對應的則是一些類型的醫療服務機構、以及1個健康信息平臺的建設任務。
以下為各大任務工程和中央投資補助情況:
一、最高補助額度:東部:2000萬元,中部:4000萬元,西部:5000萬元。
健康扶貧工程建設項目:縣級醫院。
目標:確保每個縣(市、區)建好1-2所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院),提升縣域綜合服務能力,力爭到2020年,每千人口縣級醫療機構床位數達到1.8張左右,醫療技術水平能夠滿足縣域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相關專科危急重癥搶救與疑難病轉診、突發事件現場醫療救援,以及常見腫瘤的規范化治療和鎮痛治療的需要;
支持縣域內千人口床位數不達標、業務用房面積缺口較大(含危房改造)的縣級醫院建設;
新增床位要向婦產、兒科、中醫、精神、老年病等領域傾斜;
允許在新區建設縣級醫院分院,或在醫療資源短缺的地區依托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縣級醫院分院;
2017年起,不再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項目建設,相關建設資金由地方政府負責籌集。
二、最高補助額度:省、市、縣級機構分別不超過5000萬元、2500萬元和1200萬元。
婦幼健康保障工程建設項目:婦幼健康服務機構。
目標:到2020年,力爭實現省、市、縣三級都有1所政府舉辦設施齊全的婦幼健康服務機構;
重點建設圍產期保健、新生兒疾病篩查、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功能和產科、兒科、中醫科等醫療功能業務用房。
三、最高補貼額度:市、縣級機構不超過1500萬元和600萬元;東、中西部5000萬元、2億元;
省級職業病、傳染病、地方病、結核病等防治機構和血液中心2500萬元、5000萬元。
公共衛生服務工程建設項目:疾控機構。
目標:加強省、市(地)、縣三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業務用房建設;
力爭到2020年,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都有達到生物安全三級水平的實驗室;支持省級血液中心、地市級中心血站改擴建業務用房、購置醫學裝備和采血車輛;支持省、市兩級衛生監督機構建設;
支持14個未建核輻射醫療救治基地的省份新建核輻射醫療救治基地。
四、最高補貼額度:1.5億元。
疑難病癥診治工程建設項目:省部級醫院。
目標:針對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腫瘤、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等重點病種,完善區域內學科建制,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約100所省部級醫院支持建設;改善所遴選醫院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醫院信息化整體水平,并購置必要的醫學裝備,重點支持當前急需或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學科。
五、最高補貼額度:1億元。
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建設項目:中醫醫院。
目標:支持約90所重點中醫醫院和10所左右省級中醫藥科研機構開展傳承創新能力建設;
中醫醫院重點加強臨床協同研究用房、重點專科用房、中醫醫療技術中心、經典病房、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中藥制劑室等方面建設,在全國范圍內打造若干中醫藥繼承和自主創新的平臺。
六、最高補貼額度:另行印發。
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
目標:整合現有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等六大業務應用系統的數據匯聚和業務協同。
令人欣慰的是,公立醫院獲得財政補貼較少這一問題,很快會得到實質性改善。
11月2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設規劃》(下稱規劃),明確6大工程建設的目標、任務、標準和中央補助投資最高限額。這些建設工程包括健康扶貧、婦幼健康保障、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疑難病癥診治能力、中醫藥傳承和創新、人口健康信息化。
N個1.5億中央補助投資等你拿
什么樣的醫院才能獲得如此高額的財政補助?答案很明確:省部級醫院。
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省部級醫院都能得到中央補助?!兑巹潯访鞔_了遴選標準:即針對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腫瘤、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等重點病種,完善區域內學科建制的醫療機構,相關部門會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約100所省部級醫院支持建設。
補貼如何使用?《規劃》提出,中央投資補助將用于改善所遴選醫院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醫院信息化整體水平,并購置必要的醫學裝備,重點支持當前急需或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學科。最高限額和定額補助額度為:每個項目中央投資補助最高不超過1.5億元。
《規劃》釋放兩個重要信息
盡管政策三令五申要求公立醫院停止擴建,但是為了收治更多患者,公立醫院改擴建的熱情從未消退,這同時引發了大多數公立醫院負債運營。在各地全面推開的藥品零差率改革之時,獲得財政補貼,似乎是公立醫院最直接有效的減損方式。在業內人士看來,《規劃》的提出釋放了兩個重要信息。
其一,公立醫院喊了多年的“加大財政補貼”初顯成效。醫療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如果政府不增加投入,顯然無法獲得成功。從本輪藥品零差率改革中不難看出,15%藥品加成只讓依賴藥品收入的公立醫院不合理現狀露出冰山一角,在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尚未到位的情況下,徹底杜絕以藥養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讓公立醫院不得不奔走疾呼求補貼。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劉濟生認為,從《規劃》中不難看出,政府將加大對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以維持醫院運營。
其二,政府鼓勵大型公立醫院開展疑難重癥疾病的研究和診治。長久以來,公立醫院堅持“大小通吃”的做法虹吸了大量患者,不僅讓基層醫療機構門可羅雀,使分級診療成為空談,也加劇了患者“看病難”。在劉濟生看來,此次《規劃》要求遴選出100個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意味著國家將通過財政補貼的激勵機制,鼓勵大型醫院接診更多疑難重癥患者。
數讀《規劃》
包括對疑難重癥診治工程項目建設在內,《規劃》總共提出了推進全民健康保障工程的六大任務,分別對應的則是一些類型的醫療服務機構、以及1個健康信息平臺的建設任務。
以下為各大任務工程和中央投資補助情況:
一、最高補助額度:東部:2000萬元,中部:4000萬元,西部:5000萬元。
健康扶貧工程建設項目:縣級醫院。
目標:確保每個縣(市、區)建好1-2所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院),提升縣域綜合服務能力,力爭到2020年,每千人口縣級醫療機構床位數達到1.8張左右,醫療技術水平能夠滿足縣域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相關專科危急重癥搶救與疑難病轉診、突發事件現場醫療救援,以及常見腫瘤的規范化治療和鎮痛治療的需要;
支持縣域內千人口床位數不達標、業務用房面積缺口較大(含危房改造)的縣級醫院建設;
新增床位要向婦產、兒科、中醫、精神、老年病等領域傾斜;
允許在新區建設縣級醫院分院,或在醫療資源短缺的地區依托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縣級醫院分院;
2017年起,不再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項目建設,相關建設資金由地方政府負責籌集。
二、最高補助額度:省、市、縣級機構分別不超過5000萬元、2500萬元和1200萬元。
婦幼健康保障工程建設項目:婦幼健康服務機構。
目標:到2020年,力爭實現省、市、縣三級都有1所政府舉辦設施齊全的婦幼健康服務機構;
重點建設圍產期保健、新生兒疾病篩查、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功能和產科、兒科、中醫科等醫療功能業務用房。
三、最高補貼額度:市、縣級機構不超過1500萬元和600萬元;東、中西部5000萬元、2億元;
省級職業病、傳染病、地方病、結核病等防治機構和血液中心2500萬元、5000萬元。
公共衛生服務工程建設項目:疾控機構。
目標:加強省、市(地)、縣三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業務用房建設;
力爭到2020年,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都有達到生物安全三級水平的實驗室;支持省級血液中心、地市級中心血站改擴建業務用房、購置醫學裝備和采血車輛;支持省、市兩級衛生監督機構建設;
支持14個未建核輻射醫療救治基地的省份新建核輻射醫療救治基地。
四、最高補貼額度:1.5億元。
疑難病癥診治工程建設項目:省部級醫院。
目標:針對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腫瘤、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等重點病種,完善區域內學科建制,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約100所省部級醫院支持建設;改善所遴選醫院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醫院信息化整體水平,并購置必要的醫學裝備,重點支持當前急需或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學科。
五、最高補貼額度:1億元。
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建設項目:中醫醫院。
目標:支持約90所重點中醫醫院和10所左右省級中醫藥科研機構開展傳承創新能力建設;
中醫醫院重點加強臨床協同研究用房、重點??朴梅?、中醫醫療技術中心、經典病房、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中藥制劑室等方面建設,在全國范圍內打造若干中醫藥繼承和自主創新的平臺。
六、最高補貼額度:另行印發。
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
目標:整合現有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等六大業務應用系統的數據匯聚和業務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