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國醫藥市場有重要影響力的京津冀三省(直轄市),將聯手啟動公立醫院醫用耗材聯合采購。12月21日,京津冀三地衛生計生委在北京共同簽署《京津冀公立醫院醫用耗材聯合采購框架協議》,正式啟動三地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工作。
協議明確提出,此次聯合采購的核心是“量價掛鉤,與醫用耗材生產企業直接談判”。
這意味著,京、津、冀三地,結合豐富的醫療資源和醫用耗材需求,要與包括心臟藥物支架、心臟起搏器和人工關節等醫用耗材的生產企業,直接進行價格談判,最大限度擠壓過去多級、多地代理商介入省級招標造成的“價格水分”。
聯合采購從這六大類產品開始
按照《京津冀公立醫院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工作方案》要求,2017年內,三地將完成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平臺一期開發建設,啟動集中采購工作。未來,10大類40多萬種醫用耗材有望通過這一平臺完成集中采購。
第一批選定心內血管支架類、心臟節律管理類、防粘連類、止血類、人工關節類和吻合器類六大類醫用耗材,分別采用競價、議價等不同的集中采購方式,分批分類開展集中采購工作,最終形成京津冀三地統一的產品成交價格,采購結果在京津冀三地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內共同執行,并且實現采購目錄中的全部品種網上采購。
“量價掛鉤”可為患者減輕就醫負擔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主任方來英說,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將堅持網上集中采購方向,遵循價格聯動、公開透明原則,采取招生產企業、招采合一、量價掛鉤、綜合監管等措施,“統一搭建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平臺、統一組建醫用耗材評審專家庫、統一遴選醫用耗材采購目錄、統一規范醫用耗材資質審核標準、統一形成醫用耗材價格體系,最后集中組織評審”,實現“一個平臺、信息共享、結果共用”。
“結合京津冀三地的優質醫療資源和醫用耗材使用總量可以推斷,京津冀啟動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對加快公立醫院改革,降低京津冀地區的醫療服務成本,進而降低醫療服務費用,減輕患者看病就醫負擔有重要意義。”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毛羽介紹。
據了解,該平臺一期建設將于2017年1月完成。下一步,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還將不斷完善平臺建設,加強采購全過程綜合監管,切實保障產品質量和供應;不斷總結采購經驗,探索其他類別醫用耗材的聯合采購。
同步,今年6月成立的京津冀藥品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工作小組也將繼續開展工作,積極協調各地發展改革、財政、人力社保、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助力,密切配合,強化對采購主體和采購全過程的綜合監管。
權威訪談: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主任方來英
Q:為什么要開展京津冀公立醫院醫用耗材聯合采購?
方來英:為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結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工作部署,京津冀三地衛生計生委在疾病聯合防控、公共衛生風險共擔、居民健康福利共享、鼓勵醫療融合的協作基礎上,決定聯合開展醫用耗材的集中采購工作,希望通過鼓勵公立醫院作為采購主體,跨區域聯合“帶量談判”,真正遵循市場供需協商競爭原則,實實在在的降低醫用耗材價格。
Q:前期做了哪些準備和評估工作?
方來英:目前,醫院間藥品聯合采購模式已經在各省啟動,醫院聯合打包報量,按照“以量換價,量價掛鉤”模式采購藥品,進一步降低藥價。
京津冀三地擁有豐富的優質醫療資源和不菲的醫用耗材用量,這為開展醫用耗材聯合采購提供了先天條件,將能夠很好地促成與企業間進行“量價掛鉤”談判,從而進一步降低醫用耗材價格,直接惠及三地患者。
Q:聯合采購的品種和價格信息,如何實現共享?
方來英:今年6月,京津冀藥品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工作小組組建后,已研究制定了聯合采購規劃,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
目前,京津冀藥品信息數據庫已建成,完成了三地藥品編碼的比對,實現了定期交換藥品資質信息及藥品價格信息的共享機制。
最近兩個月,工作小組又研究制定了《京津冀公立醫院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工作方案》,決定在京津冀三地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范圍內開展聯合采購,仿照藥品模式,統一形成醫用耗材價格體系,建立京津冀醫用耗材信息共享數據庫。
Q:聯合采購價格會應用于哪些醫院?
方來英:經三地研究,第一批選定了心內血管支架類、心臟節律管理類、防粘連類、止血類、人工關節類和吻合器類等六大類醫用耗材,將分別采用競價、議價或陽光采購等不同的集中采購方式,最終形成京津冀三地統一的產品成交價格,采購結果在京津冀三地二、三級公立醫院共同執行,并且實現采購目錄中的全部品種均進行網上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