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患者獲得用藥知識不專業不便捷等問題,北京市屬醫院要在處方上設置二維碼,患者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后,可獲取個性化用藥指導。近日,北京市醫院管理局發布《2018年市屬醫院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在處方上設置二維碼是其中的一項內容。北京市醫院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潘蘇彥介紹,此次計劃中提出的舉措共18項,主要針對目前市屬醫院在醫療服務中仍然存在的痛點難點和患者感受不好的問題,有的是新提出的,有的是在去年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的,將在2018年期間逐項落地實施。
《行動計劃》明確,今年,北京市屬醫院將開展疑難重癥多學科聯合門診;開展營養門診或營養咨詢門診;細化專病專癥門診,增加專病專癥門診數量;專科護理增加門診專科護理服務項目,加大對“傷口造口護理”“靜脈置管護理”等需求較多的護理門診宣傳力度;擴大日間手術覆蓋病種、知名專家團隊數量,增加非手術類日間病房服務,比如日間化療病房。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遠程醫療服務網絡覆蓋面不足、服務能力缺乏的問題,《行動計劃》指出,北京市將繼續擴大市屬醫院遠程醫療服務范圍,開通疑難重癥轉診綠色通道。
在軟環境建設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將預約掛號服務的建議候診時間段由1小時精確到30分鐘內,并在候診區域應用電子叫號系統;提供急診預繳費服務、提供急診留觀區域標準化生活用品;為老年患者提供住院護理評估和出院健康指導;規范導醫導診服務,在院內推行電子導航、圖形導航服務等導醫模式,并在門診大廳安排導診員,統一穿著黃馬甲等。